云蒙山秘闻|马岱带你尝遍三国美食
即将登场的新武将马岱是一位狂热的碳水爱好者,他最爱吃的就是煎炸食物,在他看来,煎炸的食物表面通常附着了很多碳水,碳水能够让人心情愉快。那么在食物种类较为匮乏的三国时代,究竟有哪些美食被创造出来了呢?香香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美食。
锅盔
没错,马岱爱吃的煎炸食物就包括锅盔。锅盔又称锅魁,据说最早是诸葛亮发明的,所以也叫诸葛饼。在蜀国军队行军时,诸葛亮命令士兵们将头盔加热,放些油,把带馅和不带馅的面团放进去煎制,就有了锅盔的雏形。由于其制作方便,味道也很好吃,保存周期较长且携带方便,于是就随着蜀军进军驻军的步伐,流传到了各地,一直传承到今天。张飞锅盔、博望锅盔、岔口锅盔、公安锅盔等,相传都是三国时期,蜀军所制作的行军食物。
馒头
没错,就是现在北方人民常吃的馒头,据传也是诸葛亮发明的。馒头,在三国时期被称为“蛮头”,据《事物纪原》所记载,诸葛军师在南征平定孟获时,善良的诸葛军师不忍活人祭祀,于是用面做成人头模样谓之“蛮头”,后来人们就沿用这种方法,慢慢就变成了今天的馒头。
馓子
馓子,又称食馓、捻具、寒具、麻物子,也是马岱爱吃的一种油炸食品。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那时候,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火锅
火锅在三国时期称之为“铜鼎”,现在保留下来的最出名的就是当时曹丕赠送给钟繇的高档五宫格火锅,称之为五熟釜。三国时期的老百姓是吃不起火锅的,哪怕就是有食材也没有铜锅,据记载三国时期最爱火锅的便是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火锅食材主要还是以蔬菜和肉类为主,肉以狗肉、猪肉、鱼为主,而蔬菜主要以萝卜和笋为主(当时三国时期的蔬菜种类不多),当然三国时期是没有辣椒的,所以三国的先人们也只能吃原味的了。
曹操鸡
曹操鸡,一目了然这就是曹丞相的最爱。据说三国时期曹操南下攻吴的时候来到了今日的安徽合肥(古称庐州),因操劳过度导致头疼的毛病复发,疼痛难忍,茶饭不思。一位合肥当地的美食专家为曹操进献秘方让御厨做给曹操吃,御厨按照秘方杀鸡烹饪并加入秘方的中药以及食材,没想到曹操吃后感觉美味无比,连吃三只,身体也很快好了起来,曹操非常开心还称赞:“真乃美味逍遥鸡也”,于是此鸡便迅速在当地火爆起来,并称之为“曹操鸡”。
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又称阆中牛肉。刘备入川之后,张飞被任命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长达七年,内安黎民亲政,深受阆人爱戴。相传张飞常以涂抹锅烟灰防腐的腌牛肉犒赏将士,后人便称其为“张飞牛肉”。
鲈鱼鱼脍
鱼脍也就是现如今的生鱼片,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八回中,有一段是专门谈论吃的。书中讲到曹操在宫中大宴百官,原本深陷狱中的左慈忽然神奇般地出现在宴席上。左慈在书中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他看到席上有鱼脍,便说做鱼脍须用到松江的鲈鱼才好吃。但松江远隔千里,曹操以为他在胡言。可是转眼间,左慈就从旁边的水池里钓出了许多条大大的松江四鳃鲈。他又补充道,松江鲈鱼要配上紫芽姜,于是又变出紫芽姜,众人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