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5937 浏览综合
「战棋大舞台」,有妈你就来「第二期」《从环形战争到战棋宇宙,所有战棋手游的终点都是数值?》
大家好,我是资深战棋玩家,和强化学习研究者Brody。本来是没有这一期的,但没想到第一期的战棋大舞台居然有那么多读者,我还以为2023年已经没有人玩战棋了(笑,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环形战争》,在这之前呢,对战棋的决策过程稍微延伸一些科普~
「战棋决策过程科普」
上一期说到,战棋是一个零和(不能双赢,必须有胜负或和),且有固定顺序的游戏。在强化学习中,通常我们将战场定义为一个环境矩阵O(Observations),而上面的格子设为这个矩阵的每一个张量(Tensor)。我们对单位进行的移动/攻击/技能设为一个集合{A}也就是Act(操作),而AI和我们,对一个单位进行每一种操作的概率为A1,A2...An,组合成的矩阵S也就是Strategies(策略矩阵)。
AI游玩战棋的过程,就是量化战场的总体局势,获得数学矩阵O(Observations),与预设的策略矩阵S作矩阵乘法,假如得到其中的A1攻击,A2防御,A3法术中A1的值最大,那么攻击即为该单位本轮执行的策略。其实,看似复杂的计算,我们人类玩家也一直在这么做,我们观察局势,指定战略,给战棋做出命令。而命令下达后,场面局势发生改变,又会产生一个新的Observations矩阵,这样就完成了一轮循环,这一般也被叫做,简易‘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环形战争-战棋度」♡♡♡♡
在环战中,Observations不可谓不丰富,战场具有不同的地形,包括「障碍」,「草地」,「有利/不利」等地块,而昼夜交替之内,刀光剑影之间,武器,职业,元素和昼夜的互相克制和有利关系极大丰富了策略的多样性。
「环形战争-抽卡」♡♡♡
在环战的抽卡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真金和假金,wtf屏幕一闪,手机振动,我肾上腺素狂飙,抽出来的金卡居然是假的!在环战中的抽卡体系中,有一些独一无二的角色被称作“列席者”,也就是独一无二的Named角色;而卡池中和列席者同属于传奇品级的其他金卡,则被大家称为“假金”,也就是可以用蓝卡升上去的高级狗粮(汗。但你说他不良心吧,标准卡池中的大部分列席者都是可以通过日常打到满命的,只能说环战,你有你对卡池的独特理解=。=!
「环形战争-数值和养成」♡♡♡
不出意外,所有战棋手游的终点都是数值。这并非仅此一家,而是所有战棋手游的通病。任你机关算尽,腾挪倒转,一算伤害都是个位数。任他危机重重,十面埋伏,狗粮喂饱数值爆炸,我奶妈仍然杀穿一切。环战也是如此,其庞大的数值系统背后,是更加庞大的养成内容。武器强化,淬炼,技能,人物升级,技能,符文,浸化……一入养成深似海,从此战棋是路人。不过当中也有亮点,比如获取武器材料的矿洞本,会根据你已有的攻略进度来自动积累挂机收益,我觉得这是一个处理养老期战棋乃至其他游戏做日常过于繁琐的良解~
「环形战争-剧情、音乐和沉浸感」♡♡♡♡
对于看过《剑风传奇》的玩家来说,你可以在环战的主线中找到相似的影子。而独特的浸染值设定和暗黑风格,对于玩惯了美好正义勇敢卖萌的#二次元用户和整个手游市场来说,几乎是独此一家。整个剧情不说一流,至少也没有特别出戏,反转,衔接,伏笔都恰到好处。但要接受一些角色的画风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战棋宇宙-所有战棋的终点都一定是数值吗?战棋这个产品应该怎么做?」
其实,如果问“所有手游的终点都是数值吗?”,其实不会太令人奇怪,倒不如说是习以为常;通过适当的数值和养成深度,与其说加强了游戏体验,不如说是用来加长了游戏体验。而对于「战棋游戏」来说,一方面:战棋游戏需要玩家不断的思考,制定战略,它需要养成内容来减轻玩家的思考负担;另一方面,养成带来的数值影响会弱化战棋玩法。而且一旦数值爆炸,战棋不断制定策略的乐趣,会被替换为简单但操作繁琐的砍砍砍杀杀杀。那么战棋产品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样的养成深度才适合战棋玩法?
1、养成应该带来玩法的质变,而不是数值的质变。养成不是为了让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满血斩杀」,而是让他们的用法发生变化。例如「转职」,将战士转职为骑士,嘲讽或者限制其他角色的移动越过自己。每一次转职都能让玩家思考自身策略进化的空间。
2、应该跳出传统意义上的斧克枪,水克火的小儿科策略定制。与其说是让玩家置顶策略,不如说是限制了玩家的策略:某一关卡只能派出哪些角色,只能让谁对上谁,甚至只能抽谁的卡池……我觉得这是反直觉的。而是应该考虑武器对战场带来哪些作用:枪对控制范围距离的增加,钝器对重甲单位的控制,盾牌对自身的减伤和斧对盾牌的克制等等。
「最后想说的话」
在回合制战棋中,我们一直都太依赖过去的成功了。过去的玩法,过去的机制,甚至连IP都是过去的……有什么战棋游戏是属于今天的我们的呢?
TapTap
TapTap
27
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