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婆小科普】古代人如何过元旦?
修改于2023/01/03201 浏览
不知不觉,2022年马上就要结束啦。岁末的脚步带来了新年伊始的钟声。大家是不是也曾好奇过,古人是怎么过元旦的呢?
正巧,小牧就是大家口中的古代居民,那么今天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说到元旦,它的历史可就长了,早在三皇五帝时期 “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这可真是好久好久以前了,要知道,小牧重生两世不过也才过去了区区百年而已。三皇五帝的事情,我只在戏文中听他人提起过,不过小牧要告诉大家,古代人口中的元旦可不是如今的公立一月一日哦,我们过得元旦乃是正月初一,也就是如今大家熟知的春节。
要知道这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件事便是祭祖、祭神。新年的第一个早上全家人梳洗整理完毕后,将上好的食物和香火摆放在供台上,恭敬叩拜,以表后人的恭敬之意。同时,古代人在庆祝新年期间,除了在家中正厅、祠堂等地祭祀祖先外,也要去祖先的墓地进行祭祀,这与我们现代的民间春节前祭祖是一样风俗。

(图片转载自凤凰网)
第二件事便是喝酒啦。正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文化跟植入中国历史,许多文人墨客的著作都离不开酒的加持。那么在新年这个重要的日子当然也要有酒的出场。据《初学记》记载:“子妇曾孙,个上椒酒于家长。在中国古代会喝用花椒泡制的酒,不仅自己喝,还要恭敬地为家中的长辈也递上一杯,以表敬意。除此之外,在新年这一天,有些人家还会饮用屠苏酒。王安石在《元旦》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的正是新年时家人齐聚共饮屠苏酒的景象。小牧自己也会在这一天备上一坛好酒在家中小酌一下(偷偷告诉你们小牧喝的可是玲珑藏在五中的上好桂花酒哦,被她发现就惨了)~

酒过三巡,人们纷纷涌上街头,等待着最隆重的仪式 — 鞭打春牛。每年朝廷的人都会制作一只很大的春牛拉上街头让人们鞭打。所谓春牛就是用纸、稻草和泥块塑造而成的牛型道具,鞭打春牛取打春之意。同时打碎下来的泥块还会被人们争相拿走,回家放在田地里,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作物获得大丰收。此外,牛肚子里还会被事先存放好五谷杂粮,当春牛被彻底打破时,粮食便会从牛肚子里流出来,也是取丰收之意。这不,今年储掌门也搞来了一只春牛,说是让我也参与一下,不知道我的这只牛肚子里会有什么惊喜呐!

夜幕将至,家家户户亮起灯火。此时新年的重头戏来啦~ 一家人围坐一起,共享饕餮盛宴。在我们这里,盛产“五谷”也就是稻、黍、稷、麦、菽,我们通常会制作黄米年糕来食用,尤其是玲珑做的年糕最为香甜,小牧可喜欢吃呢 ~ 今年,小牧被邀请和储掌门一家一同庆祝新年,终于不再是孤单一人啦,看着满桌的美食,小牧感动的都要流泪了,这下是家的味道啊!

不知道小富婆们的新年大餐都吃些什么呢?在评论区晒出你独特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