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慢慢演变的还是被瞬间发明的?
我们平常上班上课一般都会讲普通话,我们也习惯了用普通话去和周边的人方便地交流沟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普通话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彼此能顺畅的沟通而慢慢形成,还是突然有一天被发明出来、并发布给人们交流使用的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什么是“普通话”。很多人可能会将普通话的概念和汉语相混淆,实际上,汉语所涵盖的范围要比普通话大得多。所谓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那么为什么北京话可以普及开来,成为普通话呢?这就要谈及北京的地位和影响力了。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八百多年。由于经济政治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同时,北京话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官话”,“官话”也就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共同语”;
而且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也确实与解放前的流行的、标准的北京音几乎没有差别,因此普通话显然不是瞬间发明出来的,而是北京音的分支。所以北京音自然是慢慢演变成~

所以,普通话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起源于北京的方言,当使用这种方言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方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一种全国范围内都普及使用的语言时,所谓的“方言”也就成了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的由来就显而易见了。正是出于人们互相沟通的需求,普通话才得以在经年累月的日常生活中沉淀下来,逐渐成形并得以规范,成为一种普及、推广开来的标准口语。

这也是为什么小梦建议普通话不标准的朋友们来玩普通话小镇,因为日常生活交流真的离不开普通话,尤其是在现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趋势下,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必然是件好事!
如果你对普通话相关的话题感兴趣,或是你还有其他关于普通话的问题想探究,欢迎你体验《普通话小镇》,瀚如烟海的普通话知识在游戏里等着你去一探究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