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艺术与现实——帕斯卡契约的中世纪文化|第三期
修改于2020/07/221305 浏览帕学
最佳配角·小怪
游戏中杂兵或小怪,是游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犹如美食中的调料一般,为整个游戏世界增添了许多活力和趣味。
但魂类游戏的小怪还有些许特别,它们更像是在美食中放了大量的朝天椒,火辣、热情。
其他游戏里小怪的作用是增加乐趣,为主角提供割草的快乐和经验。而魂类游戏的小怪,为主角提供的是双倍的快乐,一倍来自割草主角,另一倍来自割草主角。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帕斯卡契约中那些颇具特色的小怪们是如何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的吧。
斧头哥

斧头哥第一次出现,是在海格姆的矿洞内,不知什么原因,守护着吃卵之地,可以算是遇到boss前的第一只萌新劝退怪。
经过我我查阅大量资料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了一套极其相似的盔甲——帝斐迪南一世的金羊毛骑士团盔甲。

(帝斐迪南一世画像)
帝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1503-1564)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大公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匈牙利兼波希米亚的国王。
1556年9月12日,斐迪南接受查理五世的让位,遂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始了他稳定的统治时代。
金色羊毛徽章是金羊毛骑士团的标志,预示着斐迪南曾是其中一员。

(帝斐迪南一世的盔甲)
该盔甲制作于1549年,由钢、黄铜还有皮革打造。盔甲高170.2cm,重量约24kg。这一副盔甲制作极为精美,并有帝国的标志——双头鹰,圣母玛利亚和婴童形象也被用在了胸甲上。

(二者均有华丽的纹饰↑)

(铁靴上的双头鹰↑)
蔷薇骑士·帕特里克

说蔷薇骑士是小怪有些不太合适,但说他是boss也不对,只能归类为小怪中的大哥。蔷薇骑士同样是链甲+板甲的装备,不过多赘述。今天主要来说说他的头盔——蛙嘴盔。

说蛙嘴盔就得先说一下中世纪的比武,骑士比武本身来自于军事演习,而且历经了从残酷到优雅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比武更像是真实战场的演习,而且多以混战为主,两只队伍其实就是小型军队,比赛武器都是实战装备,所以经常出现大量的伤亡,甚至感染了观众,下场一起打架。

(群斗比武现场)
一直到了13世纪,比武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才有了我们今天印象中的样子——两位骑士手持巨大的骑枪冲锋,把对手顶下战马。
除了完善比武规则,连武器也是特制的,比赛用的骑枪被做成了易被折断的木质枪,判断胜负的标准不再是俘虏对手,而是把对方挑落马下或是在对方身上折断的长枪的数量。但依然有很多骑士死于比武,被巨大的冲击力击落后导致骨折而死去。

(现代复刻的骑士比武旅游项目)
了解完竞技比武后,让我们回到蛙嘴盔,蛙嘴盔就在那个时候诞生了。
使用蛙嘴盔时,需要戴上特别的头巾,然后把打开的头盔从后面套上头部后,将头巾上的带子穿过头盔上的孔穴固定(类似现在安全帽里衬的设计)。之后再将面甲合下,与盔体固定。最后,将头盔的颈甲或是固定片与胸甲进行固定,就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可以紧紧的保护住头部和颈部,有效防止冲击、落地、翻滚带来的伤害。

(蛙嘴盔内部结构示意图)
而蛙嘴特殊的设计,只要在冲锋过程中抬头,就能够有效的滑开骑枪或骑枪碎片,将脆弱的眼睛保护起来。
蔷薇骑士的装备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身份应该是比较有地位的骑士,毕竟能够从里到外配齐一套防具,还有资格参加比武的,不可能是普通骑士。
还是那句话:资料全靠查,难免有纰漏,欢迎各路大佬参与讨论,批评指正!
(图片和内容摘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