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三千——浅谈牌组数量与节奏之间的关系

修改于2022/11/29656 浏览游戏攻略
这两天伊莫库大佬发了一篇帖子:
作为一名同样朽木不可雕的愚人,我也想谈一下自己对于卡组数量的看法。只是个人想法,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仅供参考
第一个问题:
卡组一定是越薄越强吗?
TapTap
(伊莫库大佬原贴)
这里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五行师牌库数量改成30-80张,下限下调到30,那么30就是最强的嘛?
那么20呢?10呢?
至少我可以肯定,牌库仅有6张的胜率肯定不会超过50%,因为后手就噶了0.0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这个例子太极端了,属于是特殊原因。
那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牌库数量过低会导致出现这种特殊原因,牌库数量过高会出现大佬中所论的强度下降,如果我们将牌库数量与强度真的刻板的量化成一种函数,前后强度都低,中间确实可能会存在一个点或几个点使得在某个牌库数量时,卡组强度最高。
但问题是,这个点一定会是40吗?
会不会是39?会不会是41?又是为什么?
至少暂时没有理论研究表明,40这个点一定是最强。
而且在我看来,卡组强度这种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X张卡组强度就一定比Y张高的,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卡组强度与卡组数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非充分,也非必要。
接下来引申到第二个问题,打出了卡组中的关键卡核心combo,就一定能赢吗?
TapTap
(伊莫库大佬的原贴回复)
如果真是打出核心combo就能赢,那么五行师所有卡组都是OTK了hhhh。
同样,如果真要以核心卡上手率作为评判一个卡组强度的唯一标准,那么天宫无疑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打出核心combo只能让你获得较大优势,但真正离完全胜利还需要扩大优势,一举制敌
而在其它卡中,有不少卡其实是针对卡或者是环境卡
我举个例子,鬼王火完全可以不带腥风破,专心加强抢血能力,全期压制力都会有所提升,在面对无装备卡组的时候,胜率可能从60%提升到了65%(数据我就瞎掰的,只是个例子),但面对豆柱、火柱、蒲团跳费出百鬼或者六道这种前中期有关键装备的卡组,胜率可能就从30%下跌到了20%。
而如果加入了两张腥风破,更换掉其他卡,总体还是保持在40张的水平。面对无装备卡组可能会因为腥风破中后期抽到卡手影响补刀的问题,胜率只有60%,但是面对之前所说前期有关键装备的卡组,胜率会提升到30%。
那么对于鬼王火玩家,要抉择的就是环境中前期有关键装备的卡组多不多,是否需要加入腥风破进行针对,从而使得总胜率尽量高一些。
这个例子与卡组中卡牌具体数量无关,我只是想说明,有一些卡牌属于针对卡或者环境卡,平时可能会卡手,但在面对合适的卡组在合适的时机使用会让你获得较大优势
至于针对卡是否需要加入的构筑关键就是,当前环境中,这类卡组是否值得你去花一定的卡位去针对它
世界是离散的,五行师也是如此,组卡也是如此。
针对于卡组中卡牌数量,我再举一个例子,四十张的卡组里包含三张核心卡,开局上手至少一张的概率分别是:
TapTap
而41张卡组里开局上手至少一张的概率是:
TapTap
差别并不大。在不考虑删减、调整已有构筑的前提下,如果我加一张针对卡,如前文所说,确实会降低我抽到核心卡的概率,但也会提升我对我对环境中部分卡组的胜率,总胜率根据实际情况是有可能提升的。
这里就会衍生出另一个问题,我能否据此删减、调整已有构筑,将针对卡加进去后保证卡组数量还是40,这样强度会不会比41的更高?
有可能,调整构筑减去某一张卡后同样会使得该类型的卡上手率变低,从而使得在对阵对环境中某些特殊的卡组胜率有所影响,如果和新加进来的针对卡带来的影响、核心combo相比于41更容易打出的影响都结合起来,可能会比41的高,也可能会比41的低。
五行师的组卡是离散的,你只能往里塞0、1、2、3张同名卡,塞不进去2.5张,而即便是2和3之间,上手率差别也是不小的:
TapTap
如果考虑到后续过牌期望,上手率差距会逐渐缩小,但始终是存在的。
(后续过牌期望的计算方法可见:【卡牌建模计划】多核心卡的过牌期望内上手率模拟
也就是说,除非你能构筑一个扇形统计图的卡组,什么腥风破1.25张,武吉3.14张……这种离散的微调始终是不精确的、非连续的
这也就导致,即便真有强度最优解这个概念,40的卡组也不一定会比41的高
说了这么多虚的,我觉得是时候也该进入正题了,也就是第三个问题:
牌组数量到底与什么有关系?
我个人认为是牌组节奏
节奏快、需要确保核心卡上手率的卡组就需尽量压缩卡牌数量,节奏慢、核心不明显或者更注重单卡质量的卡组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卡牌数量
我再举一个假设的例子:
如果一个40卡组同比放大到80张,每张卡数量翻倍,但是因为抽牌、上手都没变,还是一回合一张,起手六张这种的,前期极端鬼抽的概率会高一些,核心卡上手率会低一些,但不会低很多:
TapTap
(对比40卡组核心3,先手0.498,后手0.545)
总体上前期按费拍怪、打出核心的概率会降低一些,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根据实际只能放三张,我们必然会放一些同费可能次一级但是针对性更强的选择,这就导致前中期在面对一般性卡组来说稳定性会更低,效果大打折扣,陷入劣势但后期一旦过牌量拉上去了,他们因为其中针对卡很多,就能处理更多的事情
比如说一个是三张独角兽、三张流寇的卡组,一个是六张独角兽的卡组,一个是六张流寇的卡组,对于快攻来说,肯定是六张的最稳定。但是一旦到了后期,存在了如卡场无空位、场上有灵童或七仙女、己方有灵珠等等场景,那么如果中后期想打出预期更高的伤害,那么就是三张独角兽和三张流寇更合适些。
这也就是说,各路八十卡组的本质就是牺牲了前期上手的稳定性,换取了中后期更强的针对能力。他们在前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卡手,会因为各类针对卡上手不及时,前期无奈上些不那么合适、被迫应战的生物,但是后期可以根据敌方卡组和实际情况更针对性的留牌,达成更好的后期运营效果。
所以本质上,卡组中卡牌数量我个人认为只是一个前期稳定性和中后期运营能力的一个权衡
就像前文我之前所谈到的,如果是节奏偏快、或是核心combo需要确保上手率的卡组,比如多数快攻、汤雷、极限水木高等卡组,他们就需要一个前期较高的稳定性,直接一波抢死对面就了事了,不需要中后期额外的运营能力,那么保持在40张的牌库下限无疑是最合适的,如果能有更低,则根据实际情况来,找一个平衡点。
而如果是节奏偏慢、核心不明显、更注重单卡质量的卡组,完全可以增加各类通用性上并非最优解,但针对性更强的单卡来武装自己,只要相对平稳地度过了前期,中后期无疑是拥有更强的运营能力的。
这也就是我认为的,牌组数量与牌组节奏之间的关系,数量越多,节奏越慢,反之越快
同时,针对于大佬的另一个观点:
TapTap
(伊莫库大佬的原帖)
我个人觉得知识这个东西在形式上是可以收费的,但原则上应是共享的它不会像金钱一样,给出去了就流失了,而是会复制无数份传播出去。即便再曲高和寡,就像钱玄同先生与鲁迅先生的讨论那样:
TapTap
TapTap
哪怕今日我的帖子只对一个人有所帮助、有所启示、有所思考,那这就不是毫无意义。
以上只是一位朽木不可雕的愚者所谈,就如开头所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另:对于史莱姆酱的帖子,其实在假设这里有一个挺致命的问题:
TapTap
那就是第一条,实际应该是:
假定不同的卡组对同一场对局,敌我双方均完全相同的抽牌胜率一样
实际得出来的结论应该变为:
在同一场对局中,双方其它牌序不变的情况下,n张的牌组总有至少一个比n+1张的牌组强(不抽空牌库的条件下)
但是因为实际情况我们无法控制敌我双方的卡组与实际牌序,我们的卡组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变化的通天环境,在同一场对局中,最极限的N张牌组不仅包含了己方的核心combo,也一定包含了对对方的卡组强而有力的针对卡,甚至可能会挤压到己方核心卡数量。然而这些针对卡在面对具体的其他卡组却可能卡手、并不奏效。而且最关键的是,敌方卡组的可能性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极端一点来说,前一秒塔内全是快攻,后一秒塔内全是苟命,即便确实能分别算出来当前卡组的一个极限N张牌组最优解,但这两个最优解一定不会是相同的,是无法长时期通用的。这就又回到了我们对于卡组前期稳定性和后期针对性上节奏方面的权衡了。
简单来说,它只适用于某一时刻某一局,并不适用于整体且在不断运动变化的通天环境
这里我也放一下我小弟空相丹觅(论坛ID:幻听de序幕、游戏ID:柳下觅)的评论:
TapTap
如果我们能预知接下来匹配到的通天环境,那么确有可能有最优解,可惜大道三千,我们也并非神明。我们所求的也并非某一时刻的最优解,而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准备,以求自己所需的满意解,这就够了
对了,顺带一提,于我个人而言,能将自己心仪的combo发挥出来的卡组就是优秀的卡组,至于加针对卡本身就是根据环境和个人习惯有所不同的东西。但对于这个评论的最后这句话,我还是觉得心里有气(虽然伊莫库回的不是我):
TapTap
前面的帖子在道理上也说的差不多了,这里我就说一点真正的个人想法
QNMD,老子爱咋玩咋玩。
(舒服了)
告辞!
[嗒啦啦2_再见]
17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