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叫武侠。
2022/10/31619 浏览综合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这句话是韩非子在《五蠹》所写,如今我们看这句话可能会觉得,这都是在扯淡,但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便是“读书人通常靠写文章靠散播思想去扰乱法纪,而习武之人通常用武力扰乱朝纲。”
韩非子为什么要这么说?
读书人通常靠写文章靠散播思想去扰乱法纪,而习武之人通常用武力扰乱朝纲。
文人墨客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如杜甫在唐朝晚期的时候 写了很多诗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不在乎黎民百姓,战争频繁而让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他的《三吏》《三别》写满了辛酸,以及对当时形势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无奈。
侠者用自己的武力去反抗社会
古代的侠者都是会武功的人,所以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这一点优势去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而这刚好就触及到了统治者的利益。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而韩非子则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崇尚法治,所以他觉得无论你是文人还是侠者,你都是扰乱了社会秩序,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手段,所以才写下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像荆轲、高渐离、聂政、专诸等等有名的刺客都是属于游侠,他们不图利但是图名,游走于社会高层。
当这一些游侠快意恩仇,江湖事江湖了的时候就触犯了国家幸中体系,导致私设公堂的问题。
好,话题跑远了。
让我们继续讨论一下,什么才是武侠?
武,止戈,用你的能力阻止争斗;侠,很多小人依靠着一个大人,一个有能力的强者,去帮助一些弱者。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去阻止有能力的坏人,并且帮助好人。更简单的来说就是除暴安良,以武扬侠。
日本有武士道精神,英国 有骑士精神,美国 有牛仔,中国则有属于自己的武侠情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先生说过的话,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性的命题,它不仅成就了伟大的金庸先生,更是成就了许多经典人物。
那么现在还有武侠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听一下古龙先生是怎么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侠。”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我理解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武侠。”
那么让我们现在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现在,还有武侠吗?
有,而且他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现在的影视,书籍等作品都有武侠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武侠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
武侠,他总是荡气回肠,他总是很大气,他总是给人很多的感怀深受,让人感慨。
我们向往的是武侠那种执剑走天涯的自由;行侠仗义的性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气概;家国大义的情怀······
对于我来说,武侠就是一个梦,或者说,是每个中国人的侠客梦。
我们小时候常常拿着一根树枝,幻想着自己手持长剑,觉得自己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何尝不是梦?
当社会公信力不再,侠者用武力替弱者出头,就是武侠。武侠,不是刀剑是家国千秋,江山万钧。武侠,是每个碌碌无为的人,心中留存着对生活的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