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史诗系列:3,国王的“新撩望塔”
2022/10/223464 浏览综合

783年,随着个帝国扫清最后的界限。世界进入了四国演义时期
此时的岩石美联社迪尔如日中天,怎么说呢?也不过仅仅只是与第二拉开了700人的“啸差距”。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国土分部有一点小问题,比如大部分都没有靠近墙壁,而是裸露在极其危险的中土。高情商:方便威慑他国,低情商:容易被分尸。不过只要有实力,这些都不是问题。
当时的世界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世界的两大小国,开始研究起了存亡之法。

终于在850年,粗腐殖质和挖卡尔玛达成战时同盟。分尸此时位居第二的江恩所说的古代,各自增强国力。以免被第一形成垄断。兄弟,牺牲你一个,幸福千万家啊。
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公平的同盟,实际上,无异于“潘嘎之交”。挖卡尔玛实际暗藏玄只因,众所周知,他的国力“略微”胜过他的同盟国。所以,所谓的盟军,不过是大家一起攻占的国土,最终只能因为权力压迫归究一方。这实际上本身就是,把自己想从第三晋升到第二的想法包装成了一个糖衣炮弹。
以及一件很黑色幽默的事,当时的粗腐殖质很重视这个同盟,于是先扛起了先行军的大旗。导致在战争初期大部分的江恩主力军都在西南战线,东北战线(挖卡尔玛所在战线)反而轻松大捷。

877年,此时的挖卡尔玛,无论是国土还是人口,已经逐渐赶超第二。而同盟国粗腐殖质国土不增反减。反而把自己的国土搭进去了。“叔麻了呀”
不过好像天不怨善人,此时的第一岩石美联社突然加入了这场战争。并且单方面向挖卡尔玛宣战。被当代第一第二同时暴击,同盟国还开始玩起反水,这使挖卡尔玛从一开始的主攻瞬间变成崩溃式的退后。

901牟,经历了从1到0的变化,挖卡尔玛不能说顺从派,也只能说活零活现。国土像压缩包一样,瞬间被压抑到墙角。唯一的建设性成果就是,让当时的第一被迫换了了首都(图中的以太网全局)。也算是茶余饭后可以拿来吹牛的“小料”。
而其中真正的幕后赢家,反而是一开始,被“分尸”的江恩,从此战开始。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原因:实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在最后分尸挖卡尔玛的时候。连第一都要服从他的意见。

918(请铭记历史)年,挖卡尔玛亡国,他终究是为了自己的贪婪与不负责任付出了应有的责任。 同年9月,世界两大大国(某国不配)确立世界新体系的会议在奥代亚世界音乐厅召开。会上,三方交谈十分和谐,就是多少有些压抑。不过据说会后,三国外交官互送了礼物,江恩的代表甚至带着大家感受了一下,本国这个国际著名音乐之城的艺术风光。空气中充满了和谐的气息...
经过此次会议,江恩就好像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呀。在江恩的强硬要求下,第二与第一的第一次同盟,战争的大部分成果都归属于江恩,其中就包括一个名叫度我的“小城”,她的身世也没什么特别,不过是曾经是岩石美联社的首都。而身为第一的岩石美联社迪尔毫无威严,只取到了一个名为珞奥的东北小城。至于粗腐殖质,哎呀,不是,有他的事吗?
随着三国签订战后公约,一个新的在乎世界体系确立,史称——奥代亚·江恩体系,如果不是有笔录相片作证,人们永远都可能无法理解:一个影响世界的体系,为什么会用一个音乐之城的名字命名...

934年,距离新体系确立仅仅过了16年,岩石美联社就亲手撕毁了当初亲手签订的合约。表示忍无可忍,挑起战争。
但实际上,早在刚刚签订合约过后两个月,岩石美联社就开始浩浩荡荡的扩军。军人同比增长了足足60%。看得出是“有呗而来”。江恩表示,年轻人不讲武德,搞偷袭。这好吗,这不好。
这一切导致战争刚刚打响。江恩就体会到绝望。两国差距足足有500多人。这也使934-936年,仅两年江恩死伤人数就超过了300,基本等于一座发达城市凭空消失。
好在此时江恩的莫尔大帝没有沉浸在落魄之中。而是开始积极的思考——反攻。
莫尔从小就有一个小爱好——骗人。按理说,这根本不值一提。但莫尔,寻求自身缺陷,改善产品技术,填补市场缺口,满足人民需求。最终把他发展到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地步。
例如有一年:
度我向莫尔上书表示:该地连年饥荒,粮食欠收。要求大帝发放钱财赈灾。莫尔根据长期“亲身经验”得到:“这准是当地的老贵族想找机会,讹新皇室一笔。”也是反书说:现在举国也粮食欠收。了解到度我城土地广袤,其中一定有可以广种粮食的土地。如果各位愿意尝试新作物,或是开垦新地以此挽救国家与水深火热之中,无论多少国家定以高价买回粮食。并封赏各位。
当地贵族,从原来都不信。到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受到的那些“小表诚意”,于是对此深信不疑。期间莫尔假借传染病为由封锁了度我城,任何的东西出入都要严格把关。让其中的有些人甚至萌发出了自己正在拯救国家的正义感。
而随着疯狂过去,粮食滞销越来越严重,国家所谓的大收集迟迟未到。贵族们踏入泥潭。等返回时发现已经淹到了手肘。许多没眼见的阔绰子弟,因此一蹶不振。
而莫尔最终假借某位富商的之名。以救世主般的姿态,用极低的价格收了粮食。再光明正大的发放给国家真正的灾区。以及度我下层长期被压迫的群众。这让贵族上没钱下没人,敢怒而不敢言,沦为全国笑柄,被称为——度我式阔绰。指人没有远见,短期内花掉长期的钱。又或者用来形容没有主见,盲目跟风,最终透支自己的行为。

也正是如此,莫尔的军事才能虽然一般,但治理能力和智力开发却异乎寻常。毕竟,比起军事诡谋,他更懂得人心。所谓的明智和聪明。都不过是老了,自然形成的。只有骗术这棵科技树从小就开始点了。

返攻时,一开始的战略是,一步一个脚印。主力军放在了李准基•金素利等一众小城,以及收归珞奥,打算逐步深入。但这与岩石美联社无疑是危险对冲。毕竟人家第一仅就把度我收了。而且盯的全都是东北的大城市。小城市固然发达,但大城市没人。也估计要寄。
不过,随着一众小城市被拿下,江恩稳定住了基本盘。莫尔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开始打迂回战。首先夺回度我,以及东北部分城市。然后有序切断大城市补给点,用最小的兵力将其吞并。

不过,随着一众小城市被拿下,江恩稳定住了基本盘。莫尔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开始打迂回战。首先夺回度我,以及东北部分城市。然后有序切断大城市补给点,用最小的兵力将其吞并。
973年,战局开始全面逆转。江恩成为了主攻方。国力开始反超岩石

虽然在980大捷中,岩石勉强夺回了一点属于曾经的第一帝国的风采。但也不过是回光返照。再次被切断补给点,溃不成军。

1010年,莫尔大帝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此时的岩石已经掉到了垫底。战局早已接近了尾声。讽刺的是。他却没空亲眼见证自己最伟大的骗局。这个一生都在骗人的人。最后,却骗不了自己...
粗腐殖质也在此时插了一脚,妄图偷取岩石的养分。让自己兴盛起来。
同年6月,江恩新领导人托尔阿布正式登基。它是由上一任领导莫尔或间接或直接带大。因此什么事都为他人管制着,常常被人强迫去做各种事,还美名其曰“培养”他。这个本想驯化他的管制方法。反而自幼聪明的他,形成了极其坚定自己的性格。一般不了解他的人,都把他称为——偏执。

正是因此,在所有的人都主张“让粗腐殖质吞并岩石,先静观其变,不要插手。”他主动撕毁合约,在粗腐殖质还未站稳脚跟之时,就被强行压制。
只能说莫尔训练营还是很有用的。被强迫研究过历史的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祖国是怎么站起来的。这条路注定必须过河拆桥。

1011年,江恩向粗腐殖质宣战,并在其后的34年完成统一。期间,托尔阿布一直偏执的坚持在前线的地方坐阵,获取一手战况。代价就是:他收获了一条残疾的右腿。而莫尔的伟大骗局在经历了两代人之后,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世界的西南角,有一个绿色健康的城市——国际环境保护局,这不仅是政治城市,也是世界环境的典范,确实是不一般人的养老圣地。晚年的托尔阿布就居住在这里。
1070年,一颗陨石落在风车旁的荒地上。当时的托尔阿布靠的很近,差点被炸死。把所有人吓了一大跳。大家都劝他搬里这个晦气的城市。他却不理不睬。
这之后的几年,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拖着自己年迈的身体,一直偏执的在做一件事...在那个陨石曾经坠落的地方,修建某种东西。为此,他每天都去。城市里最好的木料仓库(这里是世界环境的典范)。“偷”那些艺术品级别的木料。然后又不辞辛苦的运过来。
人们都不理解他,以为他老糊涂了。只有他自己和他的贴身侍从知道,莫尔曾在他被打击的时候,为了鼓舞他的士气,将来为帝国效忠。曾经随意撒过一个谎:
“我们的帝国是最强大的,星星上都有我们的“撩望塔”

1075年,托尔阿布逝世,他到最后也没有见到这个自己亲手建的星星上的“新撩望塔”落成。他死后,这个故事被公开。后人根据他的遗嘱。用最为顶级的木料,请来最好的木匠,完善的这个“新撩望塔”。
经此一事,这里成为了举国人热门景点。教科书里也有他的影子。儿童读物也引用他的故事。
只有“新撩望塔”前的碑依旧铭刻着:
“亲爱的旅者,如果您看到此碑,请脱帽致谢。因为您脚下的土地,是由世界上最伟大的骗术家和世界上最偏执的国王,共同为您描绘的,可至星辰的,画卷。”
—— By 莫尔 and 托尔阿布
BGM:The Farewell-Alexey Omelch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