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李无名
修改于2022/10/21117 浏览综合
【故事场景】
奔波中饥肠辘辘的你走进一家无名驿站,朴素的牌匾下门可罗雀。你叫了几碟小菜与一壶酒,在简单的家常小菜中却品尝到从未体验的惊艳之味。正当你琢磨店家是否用了特殊的调味时,瞥见店家。
只见此人体态臃肿倒也走路生风,孔武有力的手臂上有一道扎眼的刀疤,颇有练家子风范。你心生好奇,决定上前搭话:
A.请他喝一杯酒,询问他手臂上的刀疤
B.把他喊过来,询问他如何在简单的家常菜中做出别样的风味
C.上前继续观察,并与他闲聊,尝试询问他的练家子之风从何而来
D.你决定直接试探他的功夫,拿起筷子充当暗器直接向他飞去
选项:A.请他喝一杯酒,询问他手臂上的刀疤
后续对白:厨师一饮而尽,放下酒杯,长叹一口气。“这位少侠,不瞒您说,我曾经也像你这样。仗剑奔走江湖,遇见不平事便出刀出剑。可是,这一切都在那一天改变了.....”
“我资质平凡,在浩大江湖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喽啰,但胜在颇有正义之心,于是在邻里之间也算有些名气。可少年人谁甘于安居一隅之地,谁不想在天下间闯出些名头来?告别双亲,我踏上了整整的江湖之路,带着我娘给我准备的半扇熊掌,那天月圆,中秋夜。”
我停下了挑弄花生米的筷子,不解地望向他,“前辈,中秋团圆之际,何故离别?”
厨师又饮一杯,娓娓道来,“这家驿站是我父辈留下的财产,是我爹娘二人打拼下来的基业。小时候,我娘曾与我说,在我还未出生之时,受过一场灾祸。
当时冬夜冷寒,店里客人很少,他们早早地打了烊,我爹坐在柜台里对账本,我娘在厨房煮元宵,突然厨房窗扇抖动,一个蒙面贼子跳将进来,二话不说抽出一把剑横在我娘脖子上,只一个劲地要钱。
我娘眼泪唰地流下来,哆哆嗦嗦地说,家里的钱都用去过冬了,只有锅里几碗汤圆和一些菜肉。那贼人思量片刻,笃定我娘在和他打马虎,撒了她后颈子衣服,便要冲向大堂去寻我父亲拿钱,他知道柜台是有钱的。
我家本就贫穷,碰到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口热粥都可能喝不上,我娘不是怕死的女人,但是她当时已经怀上了我。她跪在贼人身后,一只手拉着那贼人衣摆,一只手托着肚子,小声告饶,求他放过我们家,还保证不会报官。
那贼人回过身还未动作,身形一僵,我娘只看见血一滴一滴溅到她裙摆上,回过神来,救命恩人已经拔出了那柄插进贼人心脉的长剑,正在用绢布轻轻擦拭。
我娘说,那是一个蓝衣公子,温润如玉,名叫萧勤。
她跪下磕头,不知如何报答救命之恩,萧勤笑着回答,某行走江湖多年,别离双亲,久未尝得团圆滋味,如若大姐一碗热元宵能抚慰我心中愁思,便是最好的报答。
从此,江湖在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破土而出,慢慢发芽。
因为我娘身子孱弱,二十八岁才得了我这一个孩子,我爹我娘从小便惯着我。而我那天在吃了团圆饭后,为表决心,决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告别他们,做一个无牵无挂的江湖人,我知道爹娘不会拒绝我。我向他们保证,如果混不出点名头来,誓不归家。
那天早上,我准备在邺城落脚,正寻得一客栈,放下行囊准备吃饭,外头突然热闹起来。我兴冲冲拨开一层层人群,发现一个瘦弱男人拿着一把弯刀要砍向路边一个卖猪肉的女人,我当即提了刀上前阻拦,与那男人打在一起。
他大喊几声呆子,把我的刀给夺了去,我自知不敌,正欲带着那女人逃跑,未曾想她拿起案板上的杀猪刀,砍在我手臂上,我松了手,她一眨眼就不见了。
男人在我背后嗤笑一声,呆子。我回头看着他,愤怒且疑惑。他说那个杀猪女是江湖上有名的恶女,常常杀了她盯上的可怜人,把人肉做猪肉卖出去。
我看向那个女人留下的摊位,最后还是没忍住,扶着墙根干呕起来。
那男人倚着墙说他是三清门的弟子,叫池留,特奉师命铲除这祸害来的,料想以他的能力三日之内定将她就地正法,没想到被我给搅黄了。
他说,江湖险恶,表面上正义的却不一定是真的。
我走到医馆去包扎,他一路随行,我问他为何不去追那女人,他说身上已然没有多余银钱,我走出医馆,发现我身上也已然没有多余银钱了。
我跟着池留回到了三清门,做了一名杂役弟子。
因为从小看着我娘做菜,便也因为这门手艺闻名三清门。众多师兄师弟对我的厨艺赞不绝口,只有一个池留,每次吃我的菜,总会挑出点毛病来,这个豆腐太淡,那个鸡汤不鲜。
他还未上山之前一定是富贵人家少爷,从他对食物的挑剔里看得出来,并且如果不按照他的口味做菜,他会变本加厉的讽刺我多年来引以为豪的技术。于是我总是向他妥协。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过去了五个年头。这天我在山门前扫地,池留风风火火地经过,又折返回来问我,这五年怎么都不回家, 我想起五年前在双亲面前立下的承诺,而今却仍然只是一个杂役弟子,不禁沉默。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该回家看看的,父母总是想念孩子的,尽管他们不说。
我低头了,因为感到很羞愧。转而问他,你上哪里去?
他笑了笑,很开心的样子,说,我给师兄报仇去,你要一起吗?
就凭我这个杂役弟子吗?我心底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说祝你一路顺风。
他转身离去,笑骂一声,呆子。
那天月圆,中秋夜。
我还是下山了,回到了这个驿站,爹娘已经老去,岁月在我身上留下踌躇,在他们身上留下白发和病痛。
我说,等我回到三清门与师门告别,便回来继承家业,侍奉双亲。
爹娘热泪盈眶,只一个劲儿地说,好啊,好啊。
我回到了三清门,看见了池留的棺材。
他的师弟告诉我,他死在渡厄剑剑下,为师兄报仇而死。
他的师兄方咏天资卓绝,十八岁下山,锄奸惩恶,立志要荡平世间一切罪恶,不负多年苦学。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方咏遇到了渡厄剑主人。
相传渡厄剑主其人,外表衣冠楚楚,内里无恶不作,脾气阴晴不定。死在他剑下之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不乏英雄豪杰。
虽然方咏武功高强,但始终不敌经验丰富招式狠辣的渡厄剑,几十招后败下阵来。渡厄剑主人赢过他后,起了玩弄之心,威胁方咏去打劫一家驿站。
方咏在掏出自己身上所有家当意图平息此事被拒后,明白他只是被恶意捉弄,不愿受此等奸人胁迫,举剑欲自刎,却被告知如果他死在这里,马上那群驿站里的人一个都活不下来。
于是三清门的少年英才生平第一次蒙着脸踏入了那家驿站,却再也没有活着出来。
我听完了这个故事,干巴巴地出声问道,他死了吗?
师弟说,你说渡厄剑萧勤,池师兄在眠林与他同归于尽了。
我脑袋昏昏沉沉的,看不清眼前的人,也听不进身旁的话,一路下山去了,待我走到家门口,手里还握着三清门的扫把。”
从日上三竿听到日落西山,沙漠昼夜的温差使我发了个寒战,我默默地为眼前的厨师热上一壶酒,静静听他把故事说完。
厨师望向窗外黄沙漫漫,目光却似看向了更深处。“我已经不知道我这些年的努力究竟有何意义,只觉得自己这一生过得像个笑话。原来江湖真的很复杂。”
我随着他的目光望去,不禁叹道,“沙海浮沉,我们只是渺然一粟罢了。”
他猛然看向我,眼睛里似乎有某种光亮在明明灭灭,“听完我的故事,明知江湖险恶,你还要深入其中吗?”
我喝完最后一杯温酒,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笑道,“晚辈愚钝,固守本心尔。”
走出驿站时,似乎听到风里传来一声——
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