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提示:本文所有内容建立在作者对暗区突围及类eft游戏模式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部分言论可能偏激(作者尽量避免),代表且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在评论区友善交流与提问。
-------
一:基础知识与理论的阐述
有别于吃鸡,在类eft游戏模式中,玩家一般不能在地面上捡到现成的装备,需要将仓库中的装备带入战局之中,并在战局中搜集物资。若能打败遇到的敌人,并找到合适的路径撤离,则可带出装备与所集物资,若被击败或迷失,则装备清空,一切从零开始。而在游戏中流通的虚拟货币——也就是钱——是eft玩法的核心,无论起装打架的成本,还是战利品的取舍,又或是自由市场的运行,都需要玩家对价格与价值保持敏感,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高的收益,从而实现库存的增值。
在技术与钱包的差异下,玩家群体自然而然地被划分为四类,他们的游戏体验不说天差地别,起码也是泾渭分明。对于那些有技术或者不贪心的玩家来说,成功撤离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有耐心肯下功夫,就算不能盆满钵满,也可以慢慢积累财富,最终经济自由。而对于那些没有技术,又想一本万利的玩家来说,他们只能牺牲撤离率与kd换来为数不多的几次暴富,更有甚者把把全装带入,光膀带出,几十万眨眼间灰飞烟灭,成了别人嫁衣。
作为氪金重灾区的手游,玩家貌似天然就和技术搭不上边一样,对硬核玩法难以产生兴趣,或者浅尝即止,不了了之。暗区突围开服至今一个月以来,公共频道破防破产的消息源源不断,退游退款的呐喊不绝于耳,就现在的游戏环境而言,战局内往往老鸟居多,萌新已经成为保护动物。
那么经过这一个月的沉淀,作者认为也应当是时候跳出各种舆论乱流,以玩法与可玩性为基本盘,阐述各种现象背后的内生逻辑,并和盘托出作者对此款游戏的评判。
二:“自研”?“硬核”?
五年前,在传统吃鸡还如日中天之时,eft悄悄开启了b测,其高额的付费档位令人望而却步,再加上微小的体量与不算优秀的完成度,一齐阻碍了它被国人认知的速度。时至今日,pubg为了留存玩家而改为免费游玩,hp精英被肆意扩张的社交属性拖入充值换装泥潭,“式微”一词可堪形容现在的吃鸡。
反观eft,在b测的五年内的进步确实是有目共睹,虽然尚未发布正式版值得诟病,但随着njt的大饼逐渐实现(越画越圆),其影响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相比于突然爆火的大逃杀,类eft玩法的流行更偏向于“慢热”,在今天的热度依然有增无减。
当然,作者只是点明潮流所向,没有踩一捧一的意思,无论是吃鸡还是eft,都是国外的优秀游戏作品,而墙的存在让中国玩家很难享受到这种福气。在拿来主义精神的高照下,忧国忧民的鹅厂振臂一呼,仗着财大气粗,准备动用经济实力造福中国玩家。其套路自然是“三板斧”,先收购版权(lol),不行就竞争代理权(pubg),还不行我中国最大游戏公司直接砸钱给底下工作室,照着葫芦画一个瓢出来。
暗区突围就是腾讯笔下大大小小的瓢之一。它在任何方面都有严重的eft既视感,甚至可以说,它只不过是让玩家舍弃键鼠,换了个更小的屏幕玩eft而已。有趣的是,tx只把这个瓢画了一半,比如角色养成玩法一概没有,画面照搬自家和平(也不一定是自家),甚至压弹动画都与eft“一模一样”,可以说是在保留鹅厂特色的同时,向国际标准看齐了。因此,到底这个“自研”顶不顶真,有多少含金量,相信诸位看官与入局者自有判断。
至于“硬核”,或者说能称得上硬核的,恐怕只有治疗和压弹两个方面了。 而正所谓见微知著,单从受击反馈这一点来说,子弹命中目标后只有经典绿血溅出,除此之外完全无法依靠别的手段判断,这反馈做的可真是若有似无。当然,如果诡辩一下,受击反馈只能算作“真实”,不能算作“硬核”,只不过对一个西装暴徒来说,明明可以直接抢,却非得要伪装成骗子,不过是不想再次弄脏白手套罢了。
三、吃相吓人背后的注定不公
在手游玩家人傻钱多的标签“深入人心”的今天,评价一款手游的标准似乎也不在是体量质量,而变成了营收流水。点开暗区突围的商城页面,各种X元礼包扑面而来,大小月卡组团上阵,区间“合理”的充值档位鼓励着玩家“量力而行”,属实是讨饭的碗都扣到玩家天灵盖上了。
但在暗区这样一个动不动就白给的地方,亏钱甚至破产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而鹅厂为了保证玩家的游戏体验,贴心地提供了买金服务,只要有钱就能带走官方给你组建好的套装,穿上就能继续在战场上被乱杀,再次为敌对玩家的仓库注入新鲜的活力。同时,鹅厂还能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吸引更多的薯条进来被捞,自然也免不了争风吃醋互相攀比,为了不被情人朋友笑话,大手一挥买空商店,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无需成本的社交实在是不多见。
这两个方面也正是我想挖开的表面——为什么0222年了,鹅厂的逼氪套路还是如此猖獗。当然,这是建立在完全不差钱的假设上,如果就此想坐实tx的逼氪罪名,那我们还需要从另一个极端来思考:在暗区,零氪玩家有怎样的游戏体验?我想对但凡涉猎过暗区的玩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言自明的。还是用eft作为对比,对白边玩家来说,无论是仓库还是安全箱,都是可以在游戏流程中升级的,而暗区所有任务的最终奖励却只是可怜的6格钥匙扣,作者内心剩下的只有对鹅厂的感恩。
应当点出,一切的逼氪也好诱氪也罢,背后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原因:eft,或者说暗区突围,本来就不是一个公平的游戏。从头甲到枪械,从药品到子弹,玩家根本无法预测对方与自己的软硬件差距有多大,因此eft游戏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公,至于所谓官方宣称的新一代电竞,那更是掀不起波澜的无稽之谈。正是这种不公平与不对等,令eft中充满着未知,这也是类eft游戏模式的魅力所在。但它为玩家带来的焦虑感也是不容忽视的,从暗区突围的氪金点设置来看,它完美继承并发展了eft的玩家群体区分手段,成功营销了玩家对不公平竞技的焦虑,迎合了手游市场快餐快钱的盈利需求。至于某些kol当初大力批判的氪金抽卡模式,其吸金度在暗区这不能说完全一样,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你不是目标用户”
这一部分主要讲游戏环境。但我所说的游戏环境,并不是玩家素质和科技大哥之类的游戏内具体环境(官方不管挂所以也没有讨论的必要),而是着眼于游戏之外。这一部分大概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内容。在此抛出两个最核心的问题:tx在赚谁的钱?暗区突围能走多远?
从流星蝴蝶剑走出国门,到戴森球计划登顶steam,国产游戏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来不乏精品佳作。但在那个互联网普及刚刚起步的年代,监管的缺失让资本在这处女地野蛮生长,许多被现代游戏评论家所褒扬的国产大作,在当初良莠不齐的竞争环境下,也仅仅是昙花一现,之后便在劣质换皮游戏的洪流中销声匿迹,或为了存续而降低身段,沦落为厂商噶韭菜的工具。时至今日,随着审核的日趋严厉与玩家的思想审美水平提升,以部分二游为代表的高质量游戏异军突起,曾经的劣质换皮网游已然是苟延残喘,可以说,国产游戏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但发展势头向好,并不能表明市场完全洗牌,更动摇不了那些坐地起价的顽固思维。以原神为代表的二游的成功,已经证明了高质量与高流水可以并存。可惜的是,在这个网游市场已经饱和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分得更大的蛋糕,而上个时代残余下的小商人思维——不思进取、一本万利——还根植在传统游戏厂商的基因当中,暗区突围便是这种基因所孕育的后代。
而作者认为,开服至今,暗区的目标用户已经从重氪玩家转向了中小氪,毕竟这游戏充太多钱确实没什么意义,与其逼氪加快劝退节奏,倒不如发大饼吃玩家月供来得安稳,长线运营的公告也能证明此言非虚。毕竟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家做出什么事情我都不觉得奇怪,还有现成的作业可抄,如此美事当然要紧紧抓在手里,也不难理解鹅厂为什么要大力凸显“自研”二字了。
至于这游戏什么时候过气,作者的答案则是很久以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作者不想唱衰,而是eft玩法正处于上升期,所谓站在风口猪都能飞,暗区本身质量并不算太低,就算摆烂也还是会留存相当一部分玩家,不过具体是什么样的玩家能留下,作者也并不会妄下结论。但从过快的新手期与长线运营这种消磨玩家热情的错误决策来看,显然背后团队已经走进了热度降低导致流水低迷的死胡同,这也是所有换皮游戏意料之中的必然结局。而面对如今国产游戏圈乌烟瘴气、口诛笔伐、互相倾轧,实际产出却平淡如水、偷工减料、大摆特摆的诡异乱象,今天的中国玩家依然只有为数不多的选择,“不是目标用户却被迫收割”的现象也依然会延绵不绝。暗区突围的出现,对于国产游戏行业发展的历史车轮来说,到底是推波助澜还是逆行倒施,相信读者也应该有了自己的判断。
--------
写在结尾:作者独白
这篇文章断断续续,终于走到了最后,有些内容确实应该详细谈一谈,但自己本身没有相关造诣,也就放弃继续深究了。
玩游戏,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没有门槛。但玩到自己想玩的游戏,却依然需要一番探索,甚至会因为现实的重重阻碍,而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成为一种得不到的奢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望梅止渴并不羞耻。
最后,祝所有暗区突围的玩家最终都能玩上eft,也祝所有中国玩家都能玩到自己心目中最好的那款游戏。
(字数统计:3690)
--------
10.2
对于新版本改动的个人心得:
玩了一晚上,基本弄懂了暗区9月26日更新的全部内容。
先说结论:得益于此版本的配件改动与新内容,远距离战斗已经不再是主流,官方更鼓励玩家在CQB中进行正面冲突。以下进行逐一说明。
一、枪械与弹药:
由于高穿深子弹的加入,9*19,7.62*39,5.7*28系列全部得到质的加强,显著威胁5套玩家的生存,但对6套就没有那么立竿见影。
AEK成为7.62*39扛把子,满改成本比肩m4,800的射速让其成为优秀的AP发射器与护甲粉碎机,纸面数据几乎和m4持平,二者相遇后剩下的就是个人技术问题。ACE胜在便宜,舍弃人机装弹鼓,腰射改满或许可以和主流步枪搏一搏。
冲锋枪基本就是p90和vec9打架,依靠超高射速在近距离薄纱突击步枪,这点没什么好争议的。相比之下MPX性价比就低许多,只是可扩展模块更多,实际上还是略逊主流一筹。
762*51系列只剩短改FAL可以玩一玩,M110精度下降太多,能玩但不能玩的很舒服。MK16基本入土,M24玩具枪,按#查询策划病历。
762*54弹药价格统一下调,现在莫辛人成本更低了,未来需要类似sv98的新栓狙或者全自动护甲粉碎机,SVDS虽然很稳定,但100射速实在是太逆天了。
重点还是在5.56系,中枪管m4依旧强大而可靠,HK算是上位但不会强太多,MDR依靠极高的性价比异军突起,CQB环境下可跻身主流。AUG的存在反而意义不明,这枪本来应该扩展性很强,现实中从9*19到7.62*51都能作为其弹药,只打5.56反而是对美工的浪费,仅仅是因为那50射速而多加2w5,买回来发现还不如m4,确实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
5.45*39不必多说,要精度就AN94,要射速就RPK。
哦还有,FN57贵但强,跑手枪首选,eft顶级狙击手配置就是AXMC加FN57。
二、配件:
上个版本的配件属性有些过于简单直白,新版本就复杂得多。从主流步枪视角出发,先讲权重不大的。
后拖变化不大,有钱就红管+moe+后拖垫三件套,没钱就zhukov,整活再考虑其他的枪托。PT系列后拖彻底寄,只能让你的枪更方便被别人带走。
后握把现在同时影响人机和腰**确度,但没有做差异化,因此还是越贵越好。
护木总体上是需要安装皮轨的数据更强,毕竟需要你多花一份钱。
瞄具在新版本的人机惩罚有些过于严重了,如果想要解决中距离的敌人,突击步枪优先考虑三倍全息,四倍全息减20人机直接废了,6倍以上还是给狙用吧。
前握把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隐藏属性的加入并没有实现实质上的差异化,反而巩固了shift和老斜握的地位。
重点还是枪管和枪口,现在长管的精度提升和人机惩罚根本不成正比,加上消音器还倒扣不少,导致中距离只能靠扫射博取命中率。消焰和制退器反而是全靠同行衬托,数据优秀的同时和精度惩罚也较低,显然官方更希望你玩喷火龙,而不是苟远点当老六。这波属于是设计师教你玩游戏。
三、总结
(1)高穿深子弹让4套等于没穿,现在起全装成本更贵了。
(2)短改喷火龙优势极大,官方鼓励你去兴趣点贴脸搏命,但实际上你远距离也没法打中人,这种改动只能让你更快回到仓库。
(3)突击步枪对不过冲锋枪是很正常的事,并时刻小心藏在角落里的无甲MDR。
(4)官方没有拿出新地图这样的大更新,北山快速等新模式本质上是加快游戏节奏,新版本更多是对原有数值体系的重做,数值复杂化让更多不知所以的玩家愿意去打快节奏模式,明显加快了仓库中科恩币的流失速度。
最后,本次更新能看出官方希望好好运营,但逼迫玩家正面作战的手段实在是和诚意二字相去甚远。当然对作者来说这都无所谓,毕竟2千万的身价,仓库里钱都放不下了,暗区突围作为eft的低质量替代品,新版本也就是浅尝即止,偶尔手痒上线赚两把。
最后的最后,几点建议,对话魔方。
(1).45RIP,箭形弹,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2)消音器相当于变相延长枪管提高精度,如果真的想削弱远距离优势,应该从武器本身下手,而不是改配件殃及池鱼。
(3)限制交易是改善游戏体验的好方法,普通场一个太空人就能收割全场所有的半装玩家。
以上。
(字数统计:1660)
————————————
2023.01.18
不觉得氪金买核心体验和氪金抽卡买皮肤放在一起很酷吗,作为一名人傻钱多的游戏玩家,我觉得这太酷了,很符合我对快餐手游的想象。——Aqua.
时隔半年,暗区突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赛季更迭,也算是第二次大型更新,因此作者趁着新年,在此为其送上祝贺。回望开服至今,暗区突围经历了新玩家涌入、运营策略转变、各种大小活动、枪械平衡调整等等,甚至制作了新地图来进一步丰富游戏内容,官方的努力在此可见一斑,对此作者当然不会吝啬自己的肯定与褒扬。但改善与进步,不能代表着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更别说这次更新还有不少目的不明的调整与改动。
首先阐明一点,在作为一个玩赏家去评头论足之前,作者必然会站在玩家这个最基础的视角去审视有关游戏的一切,这是本人一直坚持的习惯。而以玩家的视角看向本赛季,作者只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一种如同赶鸭子上架一般的逼迫:提前解锁军港要求PVP,打活动点数要求PVP,甚至做个周挑战还要你硬着头皮找人打架,整出一局击败5个pmc这种硬性规定,对此大多数玩家也只能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与其它类型的射击游戏不同,类eft玩法给人的成就感与挫败感都是极其强烈的,任何一个涉足于此的玩家都应该深有体会。一方面,它很容易激发人的胜负欲,促使争强好胜者奋勇争先,跑步进入独领风骚的第一梯队;另一方面,它深深鞭挞那些技不如人的平民玩家,甚至将游戏环境带入畸形,从而衍生出一大批妖魔鬼怪:跑刀、堵门、雷队友,甚至自瞄锁头、飞天遁地,如今一个行为端正的绿玩实在是不多见。应该承认,这类行为本身即地狱,是在将自己的游戏体验建立在其他人的吃瘪遭殃之上,但也不可否认,人性就是如此。
暗区突围与eft同根同源,玩法基本盘也都放在PVP上,但细细品味下来,总会觉得其中有一丝怪异。这几天游玩下来,几股思绪也在脑中渐渐成熟,不吐不快。
一: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原本,付费项目这件事不太想拿出来讲,毕竟花钱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挣钱的人手中,但作者一看更新内容,好家伙,开盒抽奖、限定皮肤、累计消费奖励,回来了,都回来了。最搞笑的是,公共频道只要在刷屏“安全箱礼包”,多少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一句“连安全箱都买不起什么网络乞丐”,再看看各种付费内容却连安全箱都不送的商城页面,也不知道官方和玩家到底谁是乞丐。说到底,核心体验拿出卖就算了,还整点奢侈品消费服务,魔方就是冲着挨骂去的。至于那些自来洗地水,建议发言之前好好了解一下什么是网游的二八定律,扪心自问是不是那20%,别被人卖了还给绑匪数钱。
二: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发自内心地讲,在这个赛季更新之前,作者绝对不愿意妄下定论,总觉得作为替代品的暗区突围多少应该和eft形影相随。但军港上线之后,和街区一对比(实际上军港是在致敬储备站),说好听点叫暗区走出了自己的路,说难听点叫高下立判。这当然不是指的军港质量不行,毕竟满分的作业拿过来,随便用笔划拉两下都能及格。现在的暗区策划估计也是认清楚了,这游戏根本没有内容让玩家肝,早就变成pvp爽游了,地图制作索性摆烂,给你把D6放到地面上,玩家爱撤不撤,反正举报选项里没有老六。还是那句话,游戏与玩家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公屏上每天一堆撤离率二三十的出来维护正义,瞧不起高撤离率完了还瞧不起高kd,唯对抗论大行其道,如此浑浊的游戏环境是否是官方有意引导,确实应该打个问号。
三:两个经济学家的200万GDP
讲完了氪金突围和老六突围,现在作者来讲讲穷鬼突围。不出意外,这又是一个从一测留到现在的老问题。农场scav24分钟进场,把地皮刮完都不一定有10w,暗区的物资水平可想而知。这个问题官方也不是没有认识到,但解决方案居然是加大pvp力度,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文不对题。正如两个经济学家食雪的笑话一样,暗区赚钱的方法从来都不是交换,想暴富只有pvp一条路可走,这对普通玩家的体验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连杂物都没有几个的暗区,玩家旺盛的需求远超有限的供给,物品的价格永远水涨船高,所谓自由市场从一开始便注定是笑柄,最后还得官方出手补货来限制崩盘的经济系统。这套连官方自己都玩不明白的交易系统,又有几个玩家愿意花时间投入其中,还不如吃低保起装打架了事,结果还是沦落为PVP系统的附庸。
结尾:PVP,PVP,还是PVP在所有思绪交汇的终点,作者却找不到思考的结果,反而陷入了疑云之中。在一个将PVP推崇到极致的游戏中,氪金付费、类RPG养成等要素本就是无意义的,但现在我甚至开始怀疑起类eft玩法到底适不适合PVP。为什么同样是收集打架与撤离,在现在的暗区上这些元素却如此不平衡?为什么本该多元化的玩法,在暗区玩家上却很难见到除了PVP以外的想法?唯带出价值是论、唯pmc淘汰数是论难道已经成为游戏环境的最后归宿了吗?这些明明是作者最不想见到的事情:与塔科夫血脉相承的暗区突围(这好歹是一款曾经众望所归的国产游戏)正在向快餐手游的终极形态发展。
很可惜,作者只是一个普通玩家,顶多只能算是暗区发展史的见证者,除了表达不满与参与其中之外,我并没有什么试图动摇它的走向的能力,作者甚至没真正的游玩过塔科夫,更不要说去刻意比较些什么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也会是我最后一次评价暗区突围,未来的暗区到底会不会成为极少数氪佬的玩具,又或者被大众审美所接纳变成下一个和平暖暖,那都和作者没什么关系了。毕竟,连一个保险箱月卡的钱都要权衡的我,根本不配从暗区里突围。
(字数统计: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