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高手还是祸国奸臣?聊聊历史上真实的太监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真正的太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王国风云3》无疑是P社旗下自由度相当高的作品。在这个没有任何约束的平行宇宙内,扮演帝王将相的玩家行为只约束于自己的道德下限。正所谓“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我女儿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在此条件下,发生任何事都不足为奇。游戏为还原历史,也为了满足某些奇怪癖好的玩家,内置了一整套基于不同文明体系的刑罚系统。从基础的囚禁和斩首,到维京“血鹰”、西欧火刑、日耳曼车裂、非洲喂狮子、印度烹殺象踏、东南欧穿刺剥皮,中亚腰斩等等···
当然,蛮族有蛮族的办法,文明人也有文明人的方式。作为中世纪早期最发达,相对最强大国家之一的东罗马帝国,自然不会采用那些不体面的残暴刑罚。对待某些犯下重罪的封臣,“仁慈”的皇帝陛下会赦你一命,但代价可能比死还难受。有请拜占庭文化组的独家绝活——阉割。
阉割绝对是男人的噩梦。相比其他刑罚的惨烈和壮烈,它的侮辱性最令人无法接受。因为“去势”意味着毁灭了男人的性别表征,永久失去了性权利。特别是在男权社会中,“去势”的男人沦入歧视链最底层,不再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一生都会笼罩在生理和心理的重大残缺中。但阉割其实是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复杂的事情,自愿挨刀的人也远远多于受刑者,太监\宦官也不是供人猎奇或妖魔化的对象。所以,捂紧裤裆,推开宫门,看看真实的太监世界吧。
一宦官缘起
谈到太监,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中国特色”。其实不然!西方学界认为最早在新巴比伦王朝时期,亚述女王塞弥拉弥斯的宫廷里就已出现宦官。而同时代,也就是前八世纪左右,中国春秋时代也出现了宦官记录。东西方几乎同时诞生了大同小异的阉割制度,可见就算相隔万里,封建制度对“噶篮子”的确有着殊途同归的需求。
出土在伊拉克尼姆鲁德宫殿遗址的亚述王朝浮雕,这是一位“王室侍从”,也就是太监相比太监,阉割的记录更为久远。在商代遗迹中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个奇特的象形文字。它的左侧符号代表男性生殖器,右边的则是“刀、切断”之意,这个字就是“羌”。这片甲骨记载了商王武丁询问手下要不要把抓来的羌人阉了。这里可以说明,阉割羌人已有先例,以至于“羌”字就是阉割的意像。而武丁所处的年代,则是更加久远的前1300年左右。
西方也不遑多让。英语“Eunuch”(太监)源于古希腊语εὐνοῦχος ( eunoukhos ),出现在前6世纪的一个诗句中。原句大意为“这个家伙每天都在享受美食,就像兰普撒库斯(地名)的Eunoukhos一样。”可见古希腊男人也没逃过噶篮子的命运。到5世纪,埃及底比斯的语言学家奥利安(Orion of Thebes)给“太监”的词源做了详细定义,认为它的词根应为tēn eunēn
ekhein,也就是“守卫床铺”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给达官贵人侍奉生活起居的人。9世纪,东罗马皇帝利奥六世在关于太监的法律中做了更详细的定义,认为太监就是“卧室值得信任的仆从”,针对阉割则声称“这样可以让他们不再做男性的事情,至少要消灭一切对女性的欲望”。
右边两位没有胡子,样貌俊秀的男人就是希腊-罗马时代的太监同时代我国西周时期,《周礼》有载:“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守内”就是看门之意。被阉割的人要充当“寺人”、“内竖”、“阍人”等职,专门服务帝王和妃嫔,负责看守宫门,传达命令,服侍起居。讲到这里,产生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会诞生宦官这个职业?在殷商时期,阉割或献祭蛮夷是对祖宗和神灵的祭祀,也是向其他民族示威的体现。同时代古希腊的僭主也会在敌对城市挑选贵族的孩子阉割,用意也是为了向被征服者夸耀自己的力量。这是阉割最早的政治用途。
再谈到意识形态,首先君主都具备一定的神圣性,是“代天统治”,这是封建帝王统治法理的核心。所以君主本身肉体凡胎的现实则万万不能让老百姓知道,必须要保持神秘感。如果启用普通人,那么至少在生理层面,双方的地位就拉平了,皇帝拉屎放屁,生病虚弱的常人之态将完全暴露。一旦真实的皇帝形象外泄到民间,那么皇权的神圣性就会土崩瓦解。所以启用“不男不女”,豢养深宫,脱离一切人际关系和正常人生活的,形同家畜的阉人,就是内侍的唯一人选。因此,统治者授意史家又将宦官神圣化,声称“帝星的西方,还有四颗属于宦官的星。”也就是从一开始就有宦官服侍“天帝”,不论是皇帝还是宦官,都是皇权的合法象征。所谓顺天而行,概莫如是。
西方也玩儿这套?也玩。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说过,宦官是“君主为了控制臣下而设置的,扮演着维护君主神秘性的角色”。罗马帝国中后期,太监充斥宫廷,负责将皇帝的一切饮食起居,将他隔绝在平民世界之外。
二噶篮子
首先,正常情况下,没人想噶自己的篮子。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仅次于死刑的牺牲,无非是为钱与权,也就是阶级跃迁。因此,除了刑罚之外,主要的宦官来源都是官方遴选阉割,或是民间“自宫”人群。中国最早的自宫记录,是《史记》记载齐桓公向管仲询问宦官竖刁可否替他,管仲回答竖刁为了接近君侧,不惜自宫,这种人人情淡薄,不可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自宫宦官,想必司马迁写及此处,患肢一定隐隐作痛。
但汉代以后几百年,自宫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直到宋代才被官方承认。唐宋时期,中国社会进入思想大转型时期。秦汉魏晋的上古遗风被功利主义替代,门阀士族衰落,阶级流动性大幅增强。对于那些不甘平凡又不愿读书的底层人,挥刀自宫无疑是通往钟鸣鼎食的重要通路。至明代,民间自宫现象之多,甚至逼迫朝廷颁布禁令。《明会典》将擅自自宫定为不孝罪,最高要处以死刑。当然,明代宦官势大,很多条令无法得到贯彻,自宫风气仍然盛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主动自宫的,很多人都是小时候被父母强行阉割送进宫中,就是希望孩子如果成了事,家里也能富贵。
那么该如何噶呢?根据记载和晚清太监的回忆,阉割是分为宫里内务府的招募和民间赌博形式的自宫。前者,宫里会外包给民间的关系户,每季负责向内务府进贡四五十人。他们无限夸大当太监的好处,威逼利诱穷人,或是干脆拐卖儿童阉割。民间自宫就是当事人或其家长主动将人阉割,然后送去竞选太监。当然,这是一条罪恶黑暗的产业链。阉割是一门生意,开始之前要签契约,如果当事人死亡,他们不负任何责任。而交给“专业人士”的阉割费用普遍高达百八十两银子,粗略折合现价,约合20万RMB。对于挣扎在温饱线的古代贫民,这笔钱不可能直接支付。因此,当事人要签订贷款合同。这笔钱包含利息,何时还清,如何利滚利,还不清如何,全部写明。基本来说,就是一个抽骨吸髓的吃人合同。但穷人没有选择的余地。
负责阉割的师傅唤作「刀儿匠」。净身之前,先喝**水麻醉,但人不会完全晕厥,而是半清醒状态,仍然能感受痛苦。然后手脚拴牢,往嘴里塞一颗剥好的鸡蛋,用以密闭气道,让人咬不到舌头。然后用尖刀迅速的,连根,连蛋,完全割掉,不留任何残余。自宫又叫“去势”,“势”就是根部的筋条,是男性生殖器的核心构造。“去势”有讲究。割得太深,不仅加剧当事人痛苦,还容易在患处形成一个坑,往后蹲着撒尿就呈扇形,尿液不受控制,流满大腿。如果割得浅,等伤口愈合,就会凸出一根筋。宫里审查严格,如果发现没去干净,就要再割一遍,受二茬罪。但不论怎么割都是极痛苦的。根据当事人回忆,割掉的一瞬间,剧痛从天灵盖纵贯下体,从伤口发散到脊柱又延展到括约肌,如抽肠剜心。很多人疼死在这个阶段。
割掉后,快速用花椒粉、草木灰或猪胆覆盖创口止血,避免感染。然后用一根中空的大麦柑插进尿道,方便人排尿,进一步避免感染。然后,刀儿匠就走了,给你在能够到的地方留下简单的水米。接下来的三天如坠地狱,你叫天不应求死不能,伤口的疼痛令人无法休息,只能硬挨。又有很多人死在这一阶段的感染中。幸运的话,三天之后痛苦消散,伤口开始愈合。此时刀儿匠就会将处理过的生殖器保存起来,不管太监未来混得如何,一定会在死前赎回他的“宝贝”,作为“完整的人”下葬。这是太监最后的执念。
欧洲的阉割过程也大差不差。最早作为刑罚时,完全不考虑受害者能否活命,一般都让狗撕咬,或是用石头将生殖器砸个稀烂。再往后的阉割术就和中国类似,切除后避免感染,保护尿道。北非的奴隶贩子喜欢一刀割掉篮子后,再用滚烫的沙子敷在伤口上。这种办法的死亡率约为50%。后来,欧洲人又发明了在温水中捏碎**、或在阴囊外部划出切口,拽出**的办法。在那个普通人朝不保夕的时代,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在吃人中反复循环罢了。
三阉竖之辈
太监的另一大历史印象,就是奸邪变态、权势熏天,误国害民。但这颇具演义色彩的描绘,明显并不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道理很简单,宦官与皇帝,是皇权政治的一体两面。宦官坏,是政治败坏的结果,不是原因。汉末,当大将军何进计划歼灭宦官时,曹操就说得很明白。“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罚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可见,“世主不当”才是祸患的根源。历史上留下恶名的太监,如鱼朝恩、十常侍、王振、魏忠贤等,他们的身后无不有一个昏聩的君主。
晚清英国汉学家司登德(George Carter Stent)给我们留下了宦官形象的一手记录。宫里的太监穿着比较朴素,“走路时上身稍稍前屈,走小碎步,从远处一看就能分辨出是宦官。”被阉割后,他们会失去本来的音色,成年后,声音就像“伦敦鱼市上女商人的尖锐叫卖声”。有些年轻宦官的身上十分恶臭,这是因为他们普遍失禁,会不由自主地漏尿,或是渗出一些更糟糕的汁液。生理的剧变必然带来心理的变化,他们的精神会很敏感,动辄流泪或生气。但与刻板印象中的心理变态不同,苦命人出身的底层太监性格都较为温和,很少残忍变态。他们在高位者面前十分谦卑,也尽量照顾女性和小孩子等弱势群体。当然,很多太监十分痛恨将自己阉割的父亲,但对母亲仍然很孝顺。
不过,既然拼尽全力进了宫,那肯定不是为了做慈善,太监贪污是常事。不过在贪污事件中,太监充其量只是参与者,很多时候也无法拿到大头。根据明末大太监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记载,明宫内宦官职务可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还有另外的司礼监和东厂。二十四衙门基本覆盖了宫廷生活的一切事务,包括人事、建筑、物品、轿子、养马、灵堂、食品、衣服、印绶、打扫、柴火、戏剧、门卫、养猫等等。十二监之首,即是太监,正四品大员。当然,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就是个“净军”,也就是干体力劳动的。不过能衣食无忧,已是莫大的万幸了。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长夜寂寥,为解决精神需求,宦官和宫女在一起是人性使然。短期内在一起,或结为松散“情侣”关系的,名唤“对食”。意为相对吃饭,派遣寂寞。而结为“夫妻”关系的,就叫“菜户”。千百年间,“对食”和“菜户”留下了无数或狗血或感人的故事。如果细究,没有什么称得上变态或猎奇的内容,这方面多谈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不过都是旧制度压迫下的人性使然。
四最后的太监
宦官的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也有莫大关系。如果兵荒马乱、政局动荡,那么就算是身居高位者,也难免沦为斗争的牺牲品。如果年景和平,那么宦官也就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正常做事。除了生理残缺,和普通人并无二致,也得上班。宦官或宫女死后,会在北安门外的净乐堂火化,此地有两座高塔,宦官的骨灰就洒落在里面。因为职业属于“出家”,所以不能和家人合葬。有钱一点的宦官会聚在一起,请和尚为死去的朋友超度,办个还算体面的葬礼。清代几乎没有宦官作乱,除了因严厉的制度外,也与皇帝个人的相对勤政有关。虽然很多清帝谈不上多优秀,甚至是无能,但至少没有过于荒淫,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宦祸的根本原因。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给中国的四千年君主专制画上了句号。同年,中国最后一个大太监李莲英去世。而西方最后一个阉伶在1922年死亡,中国最后一个宦官孙耀庭也于1996年去世。孕育出宦官的,本质上是不受控的权力,进而引发出了畸形的上下级关系。这些通过信息不对称,直属掌权者而呼风唤雨的小团体或个人,极善揣摩上意,逢迎上好,以此窃占高位,劣币逐良。正常情况下,没人想噶自己的篮子,而噶下篮子的他们,造成的恶劣结果往往远超“正常人”。
古往今来,一直如此。
抽奖福利
本次奖品
《喷射战士》橡胶挂件套组 *1
抽奖方式在文章下方评论,即视为参与抽奖注:本周四17:00后的评论,将无法参与本次抽奖
开奖规则以随机数的形式,在本周一至周三的【头条文章】所有评论中,抽取一位用户发奖
开奖时间本周四(2022年9月15日)
本周四开奖的同时,将开启新一轮抽奖,大家别错过~
开奖啦~
本期【头条专栏】的奖品为【“GAME OVER”装饰灯*1】
我们在周四至周日共318条评论中,用生成的随机数确定中奖用户为4楼的用户。
更多游民星空抽奖福利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或输入下方群号加群
抽奖活动实时推送,更有专属福利拿到手软
群号:718955153
点击关注,我们想和你聊聊电子游戏和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