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文明与征服
2022/08/3017 浏览同人专区
第三十七章 目标,捕奴团!
范肯迪的回复很快就被递交到了秦若愚这里。
刘邦再把自己和霍去病的分析阐述了一遍以后,还附带给了自己的建议:“主公,若真的想要和范肯迪家族和解,不妨答应他们的要求;若是不想和范肯迪家族真正和解,则可趁此机会敲他们一比。”
秦若愚哈哈大小,这阴损的主意的确是刘邦能想得出来的,笑完之后,他也没问别人,而是直接看向关羽。
麾下的武将中,除了二爷和武媚娘,都是系统送来的,他们不可能对范肯迪家族有什么旧怨,而武媚娘也是表了态的,现在唯一可能有不满的就是二爷了。
然而二爷显然也提前做过功课,甚至拜访过武媚娘商讨此事,对于最终的结果,他说不上多满意,但也能够接受。
因为老家主在的时候,毕生夙愿就是压服范肯迪家族而不是彻底灭了范肯迪家族,而当今家主上任这才不到半年,就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望,说起来关羽的欣慰还是要大于不满的。
既然大家一致通过,秦若愚也就令刘邦前去商谈。
两家都有比较大的诚意,具体细节商谈起来自然也没什么阻碍,但是这样一来,倒霉的就变成了那些捕奴团的人。
自从上次刘邦定计,借着科本里奥将捕奴团的人全都绑在了秦家的战车上以后呢,这些要钱不要命的家伙倒也行动迅速,立刻就组织起了大队人马不要命的对范肯迪家族的军队发起攻击,拼着伤亡惨重,倒也斩获到了许多人头……
当然,各个捕奴团为了争抢人头爆发的内战什么的,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现在,秦家即将于范肯迪家族和解,那么自然就不能再驱动捕奴团和范肯迪家族为敌,而且考虑到日后秦家作为这片土地上的实际掌控者,为了治下的安稳,还要对这些捕奴团出手予以剿灭。
但是呢,消灭捕奴团必然要承受一部分的损伤,因此刘邦建议,可以让范肯迪家族出兵去剿灭,秦家只辅助即可,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达成目的,还可以借此机会削弱一波范肯迪家族的力量。
而这个建议却遭到了项羽、霍去病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精兵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即便在兵营里每天增长属性,但如果不真的上战场、不真的见过血、不真的经过生死搏斗,那么纸面实力再强也只是徒有其表,因此他们更希望由秦家亲自出手去剿灭捕奴团,从而达到练兵的目的。
这两方建议,一方面是从政治角度考虑,一方面是从军事角度考虑,说的都有道理。
而秦若愚在思考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听从项羽、霍去病等人的意见。
穿越一场,他也想要干点大事业,而这是需要手下有大量精锐兵马支撑的,所以练兵也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事情。
而刘邦显然也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见秦若愚有了决断,也就不再坚持,当然他还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出兵的理由。
即便是征讨人嫌鬼厌的捕奴团,总也要找个理由,尤其是在秦家前面还和捕奴团合作的情况下,后面立刻翻脸出手,这说出去也不好听。
而这种理由也几乎就是现成的……
捕奴团的人没什么道德礼义廉耻的观念,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做这种肮脏的生意上,也体现在为人的每一个细节。
比如和秦家交换人头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会虚报数目之类的,企图占点小便宜。
刘邦那么精明的人,这种情况怎么可能发现不了?不过他之前是无所谓,多一点少一点的差不多就行。
而现在,如果斤斤计较起来……嘿嘿……
……
又是一个清晨,捕奴团的人经过一夜奋战,拿着为数不到的人头前来到秦家交账,并且顺便领取自己的训练时间。
经过这两天的亲身体验,捕奴团对秦家这买卖真是满意极了……虽然风险大了些,但只要能坚持活下来一段时间,自己就可以大幅度的增长战力,到时候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呢?
当然了,范肯迪家族也不是傻的,既然打算和秦家和解,自然就要全面收缩兵力进行防守,不再出来和捕奴团死磕,这就导致这两天捕奴团的收获有所下降。
而为了保证自己的收获, 捕奴团得人再一次玩起了花样,他们把一些人头给砍成大小不一的两段,然后交账的时候就跟秦家说这是两个人头,由于战斗的时候打成两半的……
这种蹩脚的理由,秦家但凡较真一点也能发现,不过之前秦家一直不在乎这个,捕奴团也就习惯了。
而这一次,秦家却一改往日嘻嘻哈哈的风格,变得严肃无比不说,还轻松地就把捕奴团的这点小猫腻给揭露了出来,并且宣布,鉴于捕奴团对秦家欺骗的行为,扣除掉当天捕奴团所有的收益……
这样一来,捕奴团哗然一片,这些刀尖上舔血的亡命徒眼中只有钱没有别的,秦家扣了他们的东西,就相当于杀了他们的父母一样……
可捕奴团也知道这事是自己做的不地道,理亏在前,而且还想着和秦家继续合作,于是也就嚷嚷了几句,没有继续发作。
然而第二天,秦家却依然以捕奴团谎报为由,扣掉了所有人的收益。
这下子,可有人不干了。
在这一天,的确也有一些捕奴团贼心不死,继续打算蒙混过关,然而还有很多捕奴团老老实实的真的拿人头来换的……最多也就是这些人头的来源有问题,比如,来自于范肯迪家族治下的普通百姓之类的……但你秦家之前可没说百姓不行不是?
于是,这些自以为平白受了欺负的捕奴团的人便结伴找到了刘邦。
刘邦依旧笑呵呵的接待了这些人,然而一开口,就让所有人大惊失色:“诸位,咱们之间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坦诚和信任,而诸位的种种作为,实在让我无法再信任诸位,恐怕,我们的合作也要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