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中国游戏打差评的Steam鉴赏家,意义何在?

2022/07/264.4 万浏览综合
TapTap
夜間瀨玻璃丨文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提3个问题:
你会给买过的游戏写评价吗?
你会在什么时候给买过的游戏写评价?
你会因为什么而给游戏打上「好评/差评」?
TapTap
问题放在这里,先不急着讨论。要知道游戏评测这东西其实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各个方面都充满了主观
对于同一个游戏来说,不同的玩家,不同的评价方式都会催生出大相径庭的游戏评价。
TapTap
通过玩家评测,你会发现有的人对于游戏画面异常执着,有的人更加看重剧情演出,还有的人会关注玩法或者剧情流程有没有新意。
这些东西看得多了,难免会发现一些行事作风颇为奇怪的玩家,比如接下来要说到的Steam鉴赏家「Owned By China」,他们评测游戏从来不看画面、音乐、剧情、玩法,就盯着制作组与发行商,评测标准单一且吊诡——
「它是不是中国厂商做的?」
「Owned By China」对「中国游戏」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法则,国产的制作组与发行商自然不用多说,直接扣上“不推荐”的评价,不需要过多评价;
TapTap
而一些涉及国外制作组与发行商的游戏,他们则会通过维基,IGN等网站汇集新闻进行判断,如果有“这些国外厂商收了中国的钱”的证据,他们就会直接给制作组扣上帽子,然后给游戏留下“不推荐”。
看起来为黑而黑,实际上他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我去翻了翻「Owned By China」的评测列表,成立将近10个月它只给了23个游戏好评。在整整1061条评价中,有将近一半的“不推荐”还有剩余一半不能确定的“很想给不推荐”。
TapTap
至于剩下的23个推荐呢,其中有的是香港、台湾工作室制作的游戏,有的则是出身干净与中国没有瓜葛的工作室,还有一些锁了国区被拒之门外的游戏,它们加在一起凑足了「Owned By China」推荐列表中的2%。
可能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客观公正,「Owned By China」还特意整理出了一份在线文档,将他们搜集到的制作组与发行商与中国有所往来的“证据”都放在了这份文档里,至于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对他们来说可能并不重要。
TapTap
迷惑行为太多了,我开始好奇「Owned By China」是不是带了什么阴暗的政治背景,正准备将它一棍子打死,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又翻到了其组长的一段不怎么美妙的游戏经历。
「Owned By China」是一个成立于去年11月的鉴赏家组织,创建它的「Sm:(e」其实早在去年7月就开始对中国游戏的抱有恶意。
TapTap
在去年的7月4号,「Sm:(e」分别给《饥荒》《缺氧》打下了差评。算算时间,TA在这仨游戏上面花的时间加在一起超过了120个小时,像我这样执着于黄油的人很难到达他这样的时长。
TapTap
可能正是因为曾经爱过,所以「Sm:(e」如今的样子看起来才如此疯癫。
在「Sm:(e」和他的鉴赏家组织「Owned By China」被曝光之后,国内的朋友大多都对其表示了不满。
政治立场这种或真或假的阴谋论我们抛开不做猜测,单说说他们在不同游戏下所写的评测,从一开始就和游戏内容打不上关系。不仅如此,像「Owned By China」这样专注于用一个场外标准给游戏打差评的鉴赏家不止它一个。比如说3年前的“E宝卧底”「FortniteCurator」。
TapTap
「FortniteCurator」画风清奇,出现在列表上的游戏一定会被他点上一个“不推荐”,然后再被写上一句「它不是堡垒之夜」。直到上个月,这位老哥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输出着她对堡垒之夜的爱情。
TapTap
「Owned By China」也好,「FortniteCurator」也罢,这种断线式的点评让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Steam鉴赏家到底还有什么用?
鉴赏家的入口在Steam商店下方的推荐角落,进入之后,如果玩家一开始没有关注过鉴赏家,系统会根据玩家的语种和库藏游戏来推荐一些鉴赏家。
TapTap
在这里要和大家明确一点,Steam鉴赏家的推荐与否根据账号的属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含义。
早期的鉴赏家专注于评测游戏本身,依靠“推荐”与“不推荐”来给出自己的建议。鉴赏家的评测会显示在游戏详情的上方,并且不计算在玩家评测之内,这就给了鉴赏家很大的操作空间,不少人便开始聚在Steam中,以鉴赏家的身份做不同的内容。
除开整活的气氛组,也有的鉴赏家会从游戏海中挑出带有“特殊元素”的游戏,对它们加以分类。就拿专门做“女孩子贴贴”的「百合革命」来说,它们的简介中明确写到了自己的评判标准,在她们这里“推荐”并不一定意味着游戏内容的好坏。
TapTap
而面向国内大多数玩家的还是以评测为主要业务的鉴赏家,他们相比首页推荐和商店页面下的玩家评测,可能带点自己的风格,和一些特殊的评价。
在关注鉴赏家之后,玩家会在详情页看到已关注鉴赏家的点评,也可以通过鉴赏家的页面,来查询他们分类、推荐并且点评过的游戏。
TapTap
TapTap
对于一些游戏的轻度用户,和一些不经常使用Steam的人来说,鉴赏家这种玩家抱团形成的“意见领袖”确实要方便不少,游戏有人给你分门别类还有推荐与点评,可以解决不少人的选择困难症。
另一方面鉴赏家这个名头虽然没多少含金量,但是却给那些拥有强烈表达欲望的玩家一个发挥的舞台,任何玩家都可以在加入鉴赏组之后,利用鉴赏家的身份发表一篇所有粉丝都会看到的评测内容。
TapTap
相比一个正经的评测组织,鉴赏家这东西其实更像是一个同好会,口味相同的人凑在一起对游戏进行评测,然后给出自己的推荐,被吸引来的同好也可以很轻松的加入其中。
不过也正是因为零门槛,所以鉴赏家的内容也总是在风口浪尖之上。前面也说过,鉴赏家在很多场合都在帮助别人进行选择,可撰写游戏评测的难度并不低,多数也是为爱发电不带商业目的,这也导致鉴赏家的点评天差地别。
TapTap
气氛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水平低的,消极一些的,在评测中对着游戏简介照抄一部分,之后再加上几句诸如“画面精美,音乐动人,剧情跌宕起伏”之类词穷的废话,一篇简单的评测就应运而生。
可它能否帮助到那些正在犹豫的玩家?很难。
不过有敷衍了事的,就同样有认真办事的。
Steam上同样有很多认真对待游戏,撰写详细评测的鉴赏家,拿我经常翻的「双鱼星✪ω✪皇家飛机场」来说,他们的一些评测极尽完整,游戏的基础玩法,内容特点,游戏体验后的杂谈,游戏内包含的一些彩蛋都会写入完整点评之中。
TapTap
「双鱼星」这篇关于《双点医院》的点评有洋洋洒洒2500多字,放在其他平台可能是用来安利游戏的明灯,但放在Steam上却又无法忽视点评之中无法插入其他多媒体的问题,相比更加直观的博客,视频,Steam的点评都差上一些。
这些可能是Steam鉴赏家在诞生之初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抛开这些,让鉴赏家口碑进一步下滑的是评测的不透明,以及厂商的推广。
Steam上绝大多数的鉴赏家都尽可能去夸赞游戏的可取之处,为它点上一个推荐。这种行为在路人玩家眼中,说好听一点叫做“你好我好大家好”,说难听一点就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所以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对鉴赏家抱有怨言的玩家。
TapTap
另一方面,评测的不透明也使得厂商与鉴赏家之间存在操作的空间,一张真伪不知的聊天记录,一段相似度极高的游戏点评都很容易成为这个论调的佐证,在玩家群体中引起不小的风波。
TapTap
不仅如此,Steam鉴赏家作为在15年推出,类似社区性质连结制作组与玩家的桥梁的功能,虽然在推出的几年里不断加料,却依然没能处理好早期出现的连接问题,让不少人在感受鉴赏家便利之前就体会了一把痛苦的重连体验,一度传出要在新UI中屏蔽鉴赏家,不过最后不了了之。
TapTap
在Steam连接失败时显示的错误代码
国内的一些游戏平台也有像是Steam鉴赏家的设置;相比V社国内厂商给「鉴赏家」建设了较高的门槛,出发点与V社大差不差,整理出一些意见领袖方便普通玩家,但实际上越炒越高的推广让他们促使他们将门槛放低,最后含金量只剩下一个头衔。
TapTap
总结下来,评测水平参差不齐,评测内容受到各种限制,评测流程不够透明,无论是Steam鉴赏家功能本身,还是一些模仿出推出的玩赏家,都没能获得应有的高口碑。
TapTap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鉴赏家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组织。
鉴赏家的初衷不仅是成为“点击购买”的诱因,同时也是同好圈子中的“安利”,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少鉴赏家留下的推荐名单是面临游戏荒时最好的选择。
TapTap
而那些或长或短的点评也不仅仅只是在购买前发挥作用,在购买后它亦能成为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帮助玩家形成各自的审美与见解,这些碰撞出的内容亦可以对制作组来说颇为宝贵的建议。在这段过程之中鉴赏组的意义才得以体现。
它不在于简单的组织构成,不在于点评的推荐与否,而在于他们写下的文字,产出的内容,整理出的列表有没有真正帮助到关注的、路过的,对游戏抱有热情的玩家。
带着这个想法再看给中国游戏打下502个差评的「Sm:(e」,促使他改变的可能是日常的新闻,可能是不好的游戏体验,亦或是没打火机想整个大活,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Owned By China」这句点评对玩家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
-END-
490
106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