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壹帝-秦始皇嬴政
精华修改于2022/02/2563 浏览综合
这篇帖子,主要是猜想一下秦朝阵容,顺便讲讲我眼里的始皇帝嬴政。

华夏上下五千年,历代帝王,谁堪千古壹帝。我想一定少不了始皇帝嬴政一席。
13岁,他秦嬴政登基为王,此刻,正值内乱!
联军伐秦!
那一次,他平定内乱,冷落吕不韦,大力整合军队!
之后,拉开战争,平定整个天下,灭六国,他仅仅才用了多少年的时间,九年!仅仅九年!天下安稳,秦朝统一!
此刻的他,意气风发,建长城,修阿房宫,发布了一系列措施!
他自封始皇!
民间多少人说他狂妄?
但回忆他这前半生,他秦始皇凭什么不狂妄?
六国余孽称他为暴君,称他统治的朝代为暴秦!底下,民怨四起,造反者不知多少,但他在位期间,哪里敢有所大规模暴动?!只不过是一群胆小只知道在背后捣鬼的余孽罢了,他秦始皇从未看得起这些六国余孽!
自他之前,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群雄割据,这种纷乱的局面持续了多久?每年又死了多少人?天下又战乱了多久?但自他称王之后,用了多少年,就横扫了六国,完成了大一统?
九年!
九年时间!
而春秋战国到他秦始皇大一统一共是多久,五百五十年!五百五十年的纷争局面,他秦嬴政花了九年时间就结束了这场纷争!天下一统,每年少死多少人?他,秦嬴政,凭什么不狂妄?
匈奴,国之大敌,他北建长城难道不是为了抵御这些蛮横的异族人,一旦边境告破,匈奴大匈奴,国之大敌,他北建长城难道不是为了抵御这些蛮横的异族人,一旦边境告破,匈奴大举进入中原,那时,会死多少人?
但悲哀的是,放眼当时整个天下,竟无一人理解他的苦心!推行这个政策,更是无数人阻止!这些都没有人理解,民间只会称他为暴君!
只会记得他劳ming伤财,征集民夫!他们只记得阿房宫!只记得四处征集民夫!这些功劳,他们不会去想!这天底下,只会称他的统治为暴秦!他要解释么?解释征集民夫是为了匈奴这一大敌?每一项都去解释么?不,绝不可能!因为他是秦始皇嬴政!
他少年登基,初为秦王,平定乱军,将计就计,布下周密计划,诛杀缪毒,自此,新的时代开启了!这这位传奇帝王的波澜一生也开始了!
春秋战国,约一百四十多方诸侯彼此割据,来往依附,战争是这片大地的主旋律,诸侯争夺势力,争夺地盘,但死的是谁?这片大地又多了多少亡魂?但百年纷争局面,他却用九年结束!秦朝荡平六国,天下纷争彻底结束!
天下商人货币各异,不方便商业发展。他就统一货币,全部用金,银,铜,并且规范度量衡,统一文字,方便文化传播。天下百姓,一视同仁,皆为他秦朝之人!
战国末期,匈奴便时常南侵,对他们而言,侵入宛如家常便饭之事,边境之大,哪里皆可入,体积小,作战灵活。于是他北驱胡人,修建长城,连接赵,齐旧城之上,他要打造一道天然的屏障?所以一条万里长城出现在秦朝的边境,规模之大,决心之大,令人咋舌,更有三十万军队北上,驱逐匈奴!
南越挑衅,那就灭南越!在位期间,秦朝版图无限扩张。
世人皆说秦皇残暴,刑罚严苛,这,没错,但功是功,过是过,过不能抹掉,始皇功绩,也同样无人可将其抹除掉!
灭六国,一统天下,建长城抵御胡人,平定南越,打遍天下,将秦朝国土扩建至北接长城,南到长江南岸,东至东海、黄海,西到巴蜀,始皇之威,囊括四海,如此功绩,岂能抹除。
他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五千年上下,世人皆认为秦始皇乃好战之人,乃是暴君,但我却不这样认为,以秦朝当时的军事实力,若始皇好战,为何不继续战争,而是修建长城抵御外族?乱世用重罚本就无可厚非,他是有错,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始皇功劳绝对高于他的过错,而他最大的错,就是太急了,他想趁着他还在位,将后世千年之事,一齐解决!若无始皇,哪来后世之强汉。汉承秦制,是因为他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始皇在,天下无人敢动,只能憋着。这就是他,秦始皇。
说完始皇帝,那不得不说李斯了

李斯,字通古。李斯对大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与秦始皇互相成就,铸就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封建王朝!李斯之功,不可磨灭。但大秦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李斯乃是大秦宰相,对大秦的贡献十分之大,可以说,有了李斯这才有了大秦的辉煌,这才有了灭六国,建造第一个完整封建王朝的大秦
他对大秦的贡献世人有目共睹!
首先是推动郡县制,秦灭六国之后,许多臣子建议始皇恢复分封制,但却遭到了李斯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分封制是时代的退步,他坚持郡县制,这便于中央集权!
其二,便是统一了各国的度量衡还有文字,这也是李斯最大的功劳!
尤其是文字,李斯堪称一手抓,他本身就是个书法大家,在当时,他认为“大篆”很多字都已经认不出来了,必须要进行优化,取其优点,这在后面形成了一种新的字体“小篆”,并让全国练习!而焚书坑儒的举措,根本决策者是秦始皇,但引起这一举动的其实还是李斯,在当时这是为了利于统治,但这行为好害参半,就不多说。
李斯和始皇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他们亦君亦臣,亦师亦友,但却彼此信任,宛若知己,可以说互相成就!始皇在李斯的帮助下,灭六国,一统天下,而李斯的才华也在始皇的信任下发挥到了极致,他将大秦铸造成了法度森严的国度!而始皇也从未亏待李斯,但……问题来了,李斯跟始皇灵魂契合,彼此理念相同,李斯重法,始皇也重法,李斯说焚书坑儒,始皇也正有此意,但李斯跟大秦的继位人想法可就截然相反!扶苏从小受儒家文化熏陶,喜儒治,而李斯重发治,这就注定了扶苏不可能重用李斯。自然而然始皇帝死后,就造成后来结果。李斯的想法是好的,和赵高篡改遗诏,使胡亥登位,是个傀儡,可以让你继续法治,不至于乱。但是李斯想错了一件事,胡亥自幼和赵高亲近,又怎么会听你的呢,自然而然就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高祸乱国家,最后力荐秦二世,却落了个腰斩的下场。所以大秦说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王翦,字维张,

战国末期的秦朝名将,一生主要功绩是和其子王贲灭掉六国当中的五国,乃是始皇平定天下的第一大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他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大秦的神话!打穿天下,杀的六国贵族瑟瑟发抖。王翦也被称为,战国四将之一。
嫪毐之乱,雍城护驾,没有虎符,却靠着个人威严镇压叛军,奔赴千里,护卫当时的秦王嬴政!也是从此嬴政开始亲政,大秦一统天下的战争正式打响。
第一场,攻打赵国,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已经奄奄一息,秦始皇派出了王翦征战赵国,而王翦也是想要一举灭赵,但谁知赵国出现了个李牧!李牧,绝对的战国四将之一,也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名将,而当时骁勇善战的秦军也只有同样精锐的赵军可以阻挡,在李牧的指挥下,王翦并没有占到一丝半点的便宜!但是当时的赵国有战国第一大聪明,第一大谋略家,郭开,王翦果断使用了一招反间计,收买郭开,坑死李牧,然后一举灭赵!顺利的不能再顺利!
第二场,大灭燕国!当时的燕国来了个荆轲刺秦王,只可惜,失败了,然后,秦***怒,下令让王翦兵锋直指燕国,于是燕国没了……只留下了一个逃到了辽东的燕王!
第三场,攻打魏国,王翦猛地一笔,他的儿子王贲那也不是吃素的,再南下灭楚的路上,王贲顺手放了个水,直接把魏国都城大梁给淹了,然后,魏国也没了……
第四场,也是王翦一生的重头戏,攻打楚国,这也是堂堂如秦始皇这般雄主,也要低头认错的一场战役!始皇用李信,20w攻楚,结果不言而喻,惨败,直接被项燕摁在地上摩擦。嬴政震怒,但冷静之余,立刻亲自前往王翦的住处,恳请王翦率军出征!而王翦也有很高的政治觉悟要女人,要房产,要钱。随后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讨伐楚国,而的确,楚国地广人稀,所需兵力最低也是六十万,且还有项羽祖父项燕这一位名将,战略方面,王翦坚守不出,不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秦国的富裕,最终一年后,大破楚军,逼死项燕,随后轻易消灭齐国和残余的燕国势力,六国统一!
嬴政也不曾亏待他,官拜太师,封武成候。他儿子王贲封通武候。只不过父子二人也是急流勇退,交出兵权,辞官归隐(不得不说政治觉悟是真的高)。
尉缭,兵家四圣之一,记载不多,史记记载他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是鬼谷子弟子,曾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他所著的《尉缭子》一书,在古代就被列入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推崇,与《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
吕不韦,奇货可居成就相位。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但是因嫪毐叛乱而被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他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蒙恬

王翦之下,秦朝最厉害的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因其改良过毛笔,也被誉为“笔祖”。
秦王政26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信任、夸奖蒙恬的才干,并且亲近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则陪秦始皇同乘一辆车子,居内则侍从在秦始皇的跟前。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因此,其他的诸将相,都不敢和他们争宠。
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之争锋。某日,内侍赵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职,但却被秦始皇给赦免了。从此时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赵高的心病。
之后秦二世继位,假传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了蒙毅。秦二世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蒙恬之后吞药自杀。自此蒙家凋亡。
当然他们老爹,蒙武,也不差,蒙武担任副将,跟随王翦率军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将项燕。公元前223年,蒙武再度与王翦率军攻打楚国,击败楚军,俘虏楚王负刍,灭亡楚国。其后事迹不详。
冯去疾,同样记载不多,只知在秦朝时任右丞相。当时,李斯做的是左丞相。秦代尊右,冯去疾名义上尊于李斯。但是我想做秦朝右相的人,能力应该不差。冯劫,在秦始皇时曾任御史大夫。大将军冯劫与其父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联合向秦二世进谏,请求停建阿房宫及减省戍役以减轻民困。二世不从,命人把三人治罪,冯去疾与冯劫不愿受辱,皆自杀死,李斯后来也被腰斩。
昌平君,芈姓,熊氏,名启,楚考烈王之子,战国末期秦国丞相,秦始皇的表叔,末代楚王(有争议)。他是楚国公子,受封为昌平君,仕于秦,为秦庄襄王、秦王政之臣,与吕不韦、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任相国。其后反秦于郢陈,被楚将项燕拥为楚王,最终兵败身亡,楚国灭亡(有争议)。
王绾,同样记载不多,只知他是秦国丞相,他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主张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功臣们封到燕、齐、楚等国的偏远地方,让他们镇守各地,以保持国家的稳定,但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意见,实行了郡县制。
姚贾,战国时期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曾为盗于魏,又在赵为臣而被逐。后入秦与李斯同事于秦王政。秦王政十四年,燕、赵、楚等国欲联合攻秦,他愿为使以破各国合纵,秦王资其车百乘、金千斤,衣王衣、带王剑出使各国,成功而还。秦王封之千户,以为上卿。这货和顿弱一样,妥妥的纵横家,都擅长间谍活动。顿弱记载很少,只在战国策中有记载。
李信,字有成,是秦国少壮派中较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秦王政十九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坚守。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代王赵嘉致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但李信与王贲却没有停止进攻,此役之后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至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军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如果李信就到这里,可以说是辉煌一生,但是他悔不该自大20w攻楚,结果被项燕大败。
章邯,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九月,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可惜在巨鹿之战碰上了项羽,项羽破釜沉舟,先俘虏王离,后破章邯。楚汉战争中,在汉王元年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汉王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赵高,指鹿为马的赵高,也是厉害了。他在秦始皇死后,发动沙丘政变,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任郎中令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又设计害死李斯,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后被子婴设计杀了,诛夷三族。
王离,秦朝后期著名将领,武成侯王翦之孙、通武侯王贲之子。王离受封武城侯,承继父任为上将军,率兵戍边备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兵与起义军作战。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被俘,正史去向不明,野史多传被项羽所杀。
涉间,秦末将军,英勇善战,早年随蒙恬,王离北御匈奴。后随王离被征调关中戏下,帮苏角拒张楚王陈胜周文部,后章邯大破张楚军,随协同出关作战。后并同苏角随王离入韩地作战,战事不佳,后跟王离投奔大将军章邯,参与巨鹿之围。后项羽杀上将军宋义,掌握楚军大权,率军直攻王离部,楚军中项羽英布蒲将军皆勇猛善战,王离败退被围,章邯前些日子被项羽所伤,正在棘原大本营疗养,精神颓废。王离发出的救援书,因为章邯的弟弟章平担心章邯伤势,而被搁置不发,故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司马欣,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巨鹿之战战败后,章邯、司马欣、董翳投降项羽,秦灭亡后,由秦人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获得关中之地。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
赵佗,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三年至建元四年在位。秦朝灭亡后,高祖三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高祖十一年夏,臣服汉朝,成为汉朝藩属国。吕后七年,吕后发布对南越禁令,后赵佗称帝。文帝元年后,吕后已崩,赵佗去帝号。武帝建元四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余岁,葬于番禺。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
赵佗共参与治理岭南81年,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嫪毐,他受秦国丞相吕不韦之托,假扮宦官进宫,与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赵姬私通,倍受太后宠信,被封为长信侯,与太后私生两子,并自称秦王嬴政的“假父”,后来被人告发,发动叛乱失败而被秦王嬴政处以极刑,被车裂而死。
徐福,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
淳于越,秦朝时曾任仆射(看过雪中的应该都知道念púyè)。李斯和淳于越是一对好兄弟,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时,他建议实行分封,以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遭 丞相李斯驳斥。淳于越舍生取义,与诗书共存亡,死得坦然;李斯保住了禄位,却遭受天下读书人的唾骂。
辛胜,著名秦朝将军。在荆柯刺秦王事件后,他率秦军灭燕国,后留守中山苦阱。辛追,辛胜之女,因为名将之后,有丰富的天文、数学知识,为汉军事科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李由,秦丞相李斯之子,尚秦公主,被任命为三川郡郡守。李由奉命驻守洛阳,项梁在东阿大破秦军,命刘邦、项羽统帅楚军一部别攻秦军。刘项军队转战至雍丘,与李由所部秦军战,楚军大胜。后被曹参斩杀。
羌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猛将。秦王政18年,羌瘣伐赵。秦王政19年,随王翦攻赵国,在东阳俘获赵王迁,灭赵。攻燕国时驻屯中山。
杨端和,秦国将军,中国古代军事家。可能与秦国名将杨熊有亲属关系。秦王嬴政时期,杨端和曾两次攻魏国,一次攻赵国,就已有的文献来看,杨端和一生从未打过败仗。
桓齮,又叫樊於期,曾为秦国将领。因伐赵兵败于李牧,畏罪逃往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后为刺杀秦王嬴政自刎献上头颅,是荆轲刺秦王事件中关键性人物之一。杨宽的《战国史》中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秦王嬴政二十年,樊於期自刎。
王龁,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各城,秦国将其设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内史腾,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吕不韦两大集围势力之后,开始着手统一六国战争。首先从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开刀,恰巧此时韩国南阳假守腾献城投降,秦王遂任命假守腾为京师内史。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置为颍川郡。因为没有名字,所以叫内史腾。
扶苏,嬴政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仁,有政治远见,经常劝谏其父亲,后因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被派到上郡监督军队,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死前诏令扶苏即位,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扶胡亥登基,矫诏以始皇身份赐死扶苏。扶苏误以为真,不敢违背父意,遂自尽。
胡亥,秦二世,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被称为二世皇帝。 秦二世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公子高,始皇帝、二世皇帝时代的公子。嬴姓秦氏。秦始皇嬴政之子。公子高想出奔,又怕逃亡后,赵高将他一族全部处死。 公子高于是牺牲自己,请命为始皇殉葬,埋葬在骊山之麓,二世皇帝和赵高非常高兴,赐十万钱厚葬。公子高一族因而幸免。
公子将闾,秦朝始皇帝、二世皇帝时代的公子。嬴姓秦氏。秦始皇之子。始皇帝死后、幼子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赵高为郎中令,专权跋扈,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逮捕到宫殿问罪。二世派使者谕令将闾:“公子不臣,罪当死,吏依法办事。”将闾回答:“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我的罪名再死。”使者说:“臣不得与谋,只是奉书从事。”将闾仰天大呼喊天三次:“天乎!吾无罪!”兄弟三人都流泪,拔剑自杀。
成嬌,秦国公子,秦庄襄王少子,秦王政之弟,后在屯留叛秦降赵,史称“成蟜之乱”,叛乱平定后,其部军吏皆因连坐被斩首处死,屯留百姓被流放,成蟜亡命到赵国,被授予封地饶。
甘罗,他自幼聪明过人,进入丞相吕不韦门下担任少庶子,12岁时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多座城池,凭借功勋得到嬴政嘉奖,授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此后常在秦王身边出谋划策,成为战国时名副其实的谋士。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成年后,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二世三年九月,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以图重振秦廷。随后刘邦率兵入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屠城纵火,将子婴杀害。
实在记不起还有啥人了,但是我还是想给嬴政补两个人,商君和武安君。大秦没有他俩是不完美的。
武安君白起,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

古往今来,名将的称号千千万,霸王,兵仙,但杀神可就只有这一位,也就只有这一位被称之为杀神!白起一生,战绩彪悍,若是论战绩,白起,堪称所有将领中,位列第一!战国将士,大约两百万,而死在他带领的秦军将士手里的,便有百万!
战国时期,秦国本为边陲的弱国,实力不强,但秦朝经历一场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增,而此长彼消,与实力大增的秦朝相比,曾经的楚、赵等国则显得相形见绌。在秦国强大以后,秦朝不可遏制的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也就在秦昭襄王时期,杀神白起,横空出世,他几乎百战百胜,惊人的战绩令六国胆寒,为秦国立下了不朽战功!
伊阙之战,在当时,秦军人数不及对方一半,而唯一的弱点就是韩、魏两军各有私心,这个弱点,白起抓住了,他率军绕到了魏军的背面,突袭得手,然后再掉过头来,全歼韩军,这一战,还俘获了主将公孙喜,而这也是战国时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这一战让韩魏24万联军化为乌有,韩、魏两国甚至被挤出了强国俱乐部,第二年,魏军一听说白起又要出兵,这被吓的闻风而逃,直接将魏国61座城池拱手相让,至此,韩、魏已不堪一击,秦国开始把主攻方向改向南方的楚国。
伊阙之战之后,白起一发不可收拾,他一路几乎是吊打几国军队,秦军势不可挡,但在赵国,白起遇到了狠茬子,廉颇,在这,两国足足僵持了百万军队,赵军坚守不出,秦军也打不进来,就在长平互相坚持,看谁能熬,然而……赵国中的秦朝第一功臣发力了……(战国四大名将,郭开最刁)
长平之战之前,公元279年,白起对楚国正式发起了进攻,楚国是毫无争议的老牌大国,但在白起的征伐之下,战事却极为顺利,一场大水便淹了楚国一整座城,据说,光是淹死的百姓就有数十万人,史称鄢郢之战!
随后攻打韩魏进攻的联军,又斩杀了13万人,又将两万俘虏推进黄河淹死,史称华阳之战。
攻打楚国之时,楚王被白起吓的连夜逃走,这个消息传到了秦昭王耳中,他大喜之下,封白起为武安君,称赞白起“以武安民”。
十年后,白起奉命攻打韩国,也是一路平推过去,他率军占领了韩国的野王,秦国让上党投降,但上党也是个暴脾气,反手就很有骨气的投靠了赵国,这对当时势头正猛的秦国而言,无疑是挑衅,是耻辱,这把火直接烧到了赵国的身上,秦军派出大军夺取上党,而赵国派廉颇为将,双方在长平对峙。
当时,秦军将领乃是王龁,他对廉颇的坚守是真的没有半点办法,或者说面对这种防御,谁来都不好使,双方便拼起了国力,物资!
秦朝经历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但赵国也是丝毫不弱,紧随其后,他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所以赵国无论是政治还是国力丝毫不虚秦国,在当时,能和秦国争夺天下的便只有赵国!
而秦朝有白起,赵国有廉颇,秦朝有王翦,赵国后面也有李牧,不过,要论流弊,还得是战国五大将之首的郭开流弊,毕竟这四位谁都没干过谁,但郭开,郭大聪明一个人就干死两个……
长平之战和郭开的关系不算太大,但牵扯到了赵国另一位故事流传千古的大将,赵括,纸上谈兵赵括(赵括:我特喵的刚出新手村,就碰见满级boss,让我怎么玩)……而他也成就了白起杀神之名!
长平之战,僵持了很久,秦朝急了,这个时候,秦朝的宰相范雎发动了反间计,他收买赵国的大臣暗中说廉颇的坏话,并且秦国在赵国的间谍也发力了,他们大肆吹捧赵括,打压廉颇,散播流言。 赵孝成王还就特么信了,换了赵括上去,直接硬刚,结果不言而喻了。这一战斩敌二十万,俘虏四十万赵军!
如今长平之战已经打了三年,他们已经没有多少粮草了,现在,胜利是胜了,但秦军并未得到多少粮食补给,这降兵与其说是胜利的果实,倒不如说是巨大的负担!40w俘虏,白起请示秦昭襄王和宰相怎么处置,但是他俩却不想背负这个杀俘的名声,所以回复白起全权处置。所以这是在逼白起背上这个千古骂名,逼白起杀俘。
然而,战神白起,或者说杀神白起的结局却是有些凄惨。功高震主啊,一代战神,自刎而死。
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故又被称公孙鞅

其人擅法,年轻时便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据说当初从魏国投奔秦国的时候便带着李悝所写的《法经》。
卫鞅原本是想留在魏国做事,甚至他都打算在魏国建立一番功业,也已经得到了当时魏国相国公叔痤的认可,准备出仕为官了,但可惜的是,魏国君王魏惠王并不用他。魏国不会重用他,他若是想要实现一番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就需要去另一个国家!
简单说下当时的局势,和变法的前后,在当时,首先变法的其实不是秦国,早在魏国,楚国,在吴起的带动下,他们开始了变法。秦国之前,真的很弱很弱,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其他诸侯国轮番称霸,秦国也想称霸,但尴尬的是,他们就连函谷关能不能冲破都是个问题,露脸都难。即便是之前最强的秦穆公时代,也只是向西开拓千里,东边便有强大的晋国,秦国想冲出关中很难很难。后来,在诸侯国看到吴起变法的强大后,他们纷纷效仿,国力越发的充沛,此刻的秦朝身处边陲之地,也越发渴望强大,尤其是在吴起大败秦朝那一战,可以说让秦朝元气大伤。
“这个时候,秦国一位雄图伟略的君主出现了,他便是秦孝公,在当时,秦朝的存在感有多弱?其他几国开会,都不喊上秦国的,直接排除在外,这让秦孝公感到十分屈辱,十分没有面子。他发誓要让秦国强大,要恢复到秦穆公的时期,于是渴望人才的他,在全国境内下了一份求贤令!卫鞅便看到了这求贤令,他选择秦国的原因也很简单,魏国和秦国相邻,偷渡简单,其次秦国不像他生的卫国那般弱,但也不像魏国这样强,正是变法的好时机!于是他去了秦国,但他和秦孝公之间的接触,却是足足三次才受到青睐,前面可不算愉快,第一次,卫鞅用三皇五帝所用的帝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表示很无语,对着被卫鞅贿赂的太监说他不行。第二次,卫鞅用周王室的王道,但秦孝公表示还行,却也不是他所求。不过第三次,卫鞅搬出了霸道,这一刻,他知道,他遇到了知己,他知道了秦孝公的意图,秦孝公要的是国力强大,战士勇猛,这正和他意!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在秦朝开始了,他如石破惊天,浩浩荡荡,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篇章!当时,其他几国遵从的一个是仁政,要以民为本,一个为道法自然,不要干预,还有一个则是强兵,俗称老子的意大利炮呢?商鞅和他们都不同,他主张的乃是,我要把你们全都干掉,此为霸道,这也成了商鞅变法的核心,那就是一切都为秦国的国力为基础!
商鞅通过变法,在秦国实施严刑峻法,重农抑商,还改革户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等,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强国。不过结局也是凄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而死。![[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嗒啦啦2_累]](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bc63f2ddd8fef972ec60e42311e1cac.gif)
最后嬴政手下还有什么人,欢迎补充,我实在记不起还有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