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老鲤”原型和元素考据,道士与鱼化龙
一、鱼跃龙门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鲤氏侦探事务所的势力首领:老鲤。首先,在立绘中我们能够直观地观测到老鲤的外形细节:他的背后长有一条鱼鳞密集的尾巴,就像是彩绸一样。但是他的种族,却与这条尾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龙。
同时,他的背后灵展示出了更多信息:其形态从下至上发生着剧烈变化,身体的下半段是与老鲤本体同样的鱼尾,上面有着独属于鲤鱼的独特花纹;但是到了身体的中间半段则变为了蛇身,同时下方出现了龙爪,无疑是正向着龙躯演化:
最终在画面的最上部,出现了一个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的龙首,口旁有须髯,脚下有祥云,是最为标准的真龙之姿。是的,老鲤背后灵所展现出的原型的正是:一条鲤鱼向神龙的演化过程,即:“鲤跃龙门”,可称之为“鱼化龙”。
这类“龙鱼互变”的形式,我国古代就早已有之。经过了历代民俗、传说的不断衍变,最终成为了这一形态,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时期的鱼图腾崇拜。哪怕到了现在,也可以在许多瓷器、陶器上看到。鱼化龙,就是老鲤的现实原型。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老鲤在出场动画上玩了一个谐音梗,给大家表现了一个“鲤鱼打挺”。虽然他的本体是鲤鱼相关,但这个谐音梗实在值得扣钱。给大家放慢速度欣赏一下......
而老鲤所代表的“鱼化龙”,正是中国神龙的由来之一。因此,他并不像其他以神话龙属生物为原型的年和夕一样,种族是“未公开”,而是扎扎实实地“龙”。但这里也衍生出了一个新问题:中国神话中还存在另一个龙首鱼尾的神兽,老鲤会不会是那螭吻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下文中要说的衍生属性不符。
二、驱鬼道士
顺着老鲤的原型接着聊:鲤跃龙门。这句词语在当今社会中,还被赋予了一个衍生的寓意:比喻升官发财,正呼应老鲤的天赋“和气生财”。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老鲤的下位,五星的行商乌有是干嘛的:算命先生。或许是出于子职业特性,六星行商老鲤的隐藏职业恰好与他相对:驱鬼道士。两人都并非是正统道教成员,身上都揉合进了大量的江湖气。
他们不与道法直接相关,却与打着道教幌子的各行各业有了联系。在老鲤的身上,我们能够发现大量属于驱鬼道士的法器:
首先是老鲤手中横握的这柄剑:金钱剑,也称“铜钱剑”。其原料就是一百零八枚铜钱,串上红线成剑再经过一些加持,就成了一件法器。然后就被驱鬼道士们用来降伏妖魔鬼怪、镇煞斩煞了,也常常被老百姓们装饰般挂在门前,用以辟邪。
第二件法器装备,老鲤手指间夹着一张,其余的呈一定规律般漂浮在他的周身:符箓法印,又叫“神印”或者“印箓”。影视剧中,它们常常被直接拍在僵尸的脑门上,是象征着天界的神仙权威的印章。非常有意思的是,游戏实战中的老鲤也会真的把符箓“啪”地一下贴在各种敌人脸上,倒是完美还原了。
当然,作为一名行商,卖的出去才是最重要的。老鲤腰间别的的那一大摞符箓,可能盖上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法印,比如辟邪、旺财,甚至是旺桃花。
再是第三件法器:八卦罗盘,主要用途是风水探测,甚至是算命占卜。但是这个罗盘的造型颇有一些讲究,似乎是一个神秘箱子的一部分。综合而言,老鲤在造型的细节中已然揭露了自己的副职业,驱鬼道士。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鱼化龙是怎么和道士关联上的呢?
三、鲤鱼崇拜
事实上,道教和鲤鱼还是颇有渊源的:鲤鱼是道教尊奉的“神鱼”,乘坐鲤鱼更是成为了得道成仙的标志之一。早在秦汉时期,民间就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关于鲤鱼的传说,赋予了鲤鱼许多非凡本领,逐渐将它进行神化。
其中最著名的几个就是:鲤鱼跃龙门、道人琴高乘坐赤鲤升天、子英乘坐鲤鱼成仙这三个。第一个故事所长就不赘述了;第二个故事是西汉刘向《列仙传琴高》所记载的,将鲤鱼列为了仙人的座骑:“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人涿水中取龙子……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
而在第三个故事《列仙传子英》中,则同样描述了子英乘坐鲤鱼升天成仙,彻底把鲤鱼和神仙联系在了一起。因而,当时的人们就认为鲤鱼有灵性、乘鲤可升仙,甚至将它们称之为“赤晖公”,极表尊崇。
到了魏晋时期,道教将鲤鱼定为了圣物。鲤鱼崇拜效应随道教而进一步扩张,在晋人王祥“卧冰求鲤 ”的故事,更是将鲤鱼同孝道关联了起来,鲤鱼的地位再次大大提高。
到了后来的唐朝,甚至用国律形式把鲤推崇为国鱼,尊崇鲤鱼也达到了顶点。正如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所言:“夫得道者,上能竦身于云霄。下能潜泳于川海。是以萧史偕翔凤以凌虚,琴高乘朱鲤于深渊,斯其验也。”
那时候的鲤鱼崇拜,有多夸张呢?它们不仅仅被当作道教圣物,更成为了诸鱼之首。又因为鲤鱼的“鲤”字,恰好与当时唐王室和道祖老子 (李聃)的“李”姓同音,鲤鱼们也因而和“李”字的地位等同了起来,得到了唐代帝王的大力保护和尊崇。
所以鹰角这里设计得很巧妙,把老鲤的英文代号设置为了“Lee”(李),正是这段“鲤”对标“李”姓的辉煌历史。顺带一提,“老鲤”的这个中文名,来源则可能参考了唐代诗人卢仝的《观放鱼歌》,其中有一句:“老鲤变化颇神异,三十六鳞如抹朱。”昵称可能正始于此。
甚至当时的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必须佩带呈鲤鱼之形的“鱼符”,用以辨尊卑、明贵贱。唐代统治者同时严禁捕杀食用鲤鱼,要求必须放生。唐玄宗曾先后两次下令“禁断天下采捕鲤鱼”,街市凡有贩卖鲤鱼者直接“杖六十”。老鲤借皇室之手,针对了一波自己的下位行商孑。
这就是道教与鲤鱼的渊源。道教徒们深信龙为鲤鱼所化之传说,鲤鱼也长期从道教中受益,甚至老鲤的中英文名称均来自于此,至此,鱼化龙和道士借着鲤鱼产生了强关联,集中体现在了干员老鲤的身上。这份人物塑造能力,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