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2021/08/2973 浏览综合
金铲铲之战》是英雄联盟云顶之弈正版授权手游,一经上先就收获了极大的关注。本人从未玩过英雄联盟有关游戏,对云顶之弈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道听途说阶段。我对于本款游戏的体验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或者体验前的期待。总体来说,我认为《金铲铲之战》是一款比较优秀的自走棋游戏,但是游戏本身对于自走棋玩法没有太大创新,总体来说可以体验。
①大ip背后的复刻与重复,小小改进对于玩法影响甚微
不得不说,《英雄联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热门MOBA游戏,游戏玩家基数庞大,用户粘性也是非常之高。旗下自走棋玩法“云顶之弈”在上线之后很快也就成为了热度极高的自走棋类游戏,风头甚至超过了该玩法的发明者dota2。
《金铲铲之战》作为腾讯代理发行的“云顶之弈”正版授权移动端游戏,也是高度继承了《英雄联盟》的游戏基础。比如说游戏内供玩家选择的“旗子”均是英雄联盟里面的英雄,像亚索、蒸汽机器人之类的英雄角色就算我这种不玩lol的玩家都有所耳闻,相信lol的忠实玩家更会对这些名字感到亲切不已。传承性的名字和技能设定强调了游戏的“正版ip”授权,也以这种方式吸引lol的广大玩家体验移动端更便捷的游戏,相信这也是游戏本身热度如此之高的一个原因。除此之外,相同的设定让玩家可以利用自己早就烂熟于心的技能和角色属性快速上手游戏,不会有度过新手期的艰难,游戏体验会更好。当然,设定的直接套用也大大降低了游戏的制作成本和难度。但是这样的套用也有很大坏处——让我这样从零开始的玩家需要艰难的应对已经有过多年游戏经验的“老油条”,相当于我的新手期会更加的艰难。慢慢熟悉游戏的阵容搭配、人物技能等等都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游戏贴心的为新手玩家设置了推荐阵容,点击启用之后,每一个阵容推荐购买的英雄都会有标记,甚至连英雄对应的站位都设计好了,我只需要顺着要求购买和拖放到指定位置就可以了,让我一个新手也有了胜利的机会。美中不足的是,只有三套推荐阵容,到了后期无法应对大佬们悉心设计的强力阵容,也算是游戏平衡性的一种体现吧。
除去正版的ip授权,游戏最基本的玩法就是自走棋。在游戏中,玩家每轮战斗都会获得金币,金币可以在商店内购买英雄。商店一次刷新五个英雄,每购买三个相同的英雄,英雄星级就会提升一级,最高三级,也就是需要购买同一个英雄9次。说来简单,但是游戏中有一个非常有新意的设定——所有玩家共用一个英雄池。当一个玩家买走了一个英雄,其他玩家能够刷出这个英雄的概率就会减小。英雄池里面的英雄数目都是不足以让两个玩家同时合成出三星的,所以一旦有人非常不巧合的和你选择了同一个合成目标,那就会出现一方合成三星,另一方还在拼命浪费金币刷新商店,但实际上已经再也不可能获得想要英雄的尴尬情况。这就需要玩家在设计自己阵容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敌方七人的战术来随时做出调整,以免出现最后发现凑不出三星的情况。
此外,“自走棋”之所以是“棋”,不只是因为游戏中的英雄人物可以由玩家自由摆动,更是因为人物是放置在“棋盘格子”中的,也像是一种塔防策略游戏。玩家自身区域中有28个蜂窝状的格子,到底哪些英雄放置在前排,哪些英雄放置在角落,都需要玩家去细细规划。比如说肉盾放在前排,输出放在后排;或者像整齐机器人这样可以将地方拉过来的特殊英雄,就最好放置在角落以免误伤他人等等。
当然,英雄羁绊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英雄都属于一个不同的阵营和职业,当在场的相同职业和阵营的人数达到一定数目时,就会触发羁绊。除了最常见的人数越多羁绊越强这种之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羁绊:比如说忍者,只有在一个人或者四个人上场的时候才会有特殊加成;机器人,只要有一个机器人就已经达到上限了。不同羁绊的设定也大大增加了游戏的变化性,为每场战斗都增添了无限的可能,增强了游戏的可玩性。
在装备方面,游戏装备也是从端游复刻过来的,比较特殊的是,装备的合成功能也一并继承了下来。在一般的战斗中,只会掉落小件装备,而小件装备到底要怎么去合成,到底要不要合成又给玩家提出了新的难题,也让游戏有了更多变数。比较好的一点是,当拖动装备时,界面会提醒你和哪些装备使可以合成的,也让我这种不懂lol的玩家可以照着指引勉强操作一下。而值得一提的是,战斗中除了会掉落装备,还会有特殊道具掉落。比如说,可以直接将一个一星英雄升到两星,或者说可以立马获得一个指定英雄的一星复刻,这两个道具让玩家可以快速升星,不至于卡住;还有“神奇的时间瓶”,需要五轮之后才能使用(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五轮呜呜);还有战士等认证牌,可以神奇的无视角色职业,使用之后可以让一个英雄立马获得战士羁绊等等。大量的神奇道具的加入让游戏相较于一般的自走棋有了一些新鲜的内容,对于道具的合适应用甚至可以影响战局的成败。
当然,最让我感到新鲜的是游戏的“选秀”机制。在战斗的开始,游戏没有采用直接给与玩家金钱去购买英雄的方式,而是采用了有趣的选秀机制。一群英雄在中间来来回回的绕圈,玩家冲上前“抢走”自己中意的英雄。在游戏中间也会有多次这样的选秀,英雄的品质逐渐提升,排名靠后的玩家优先选择,给予处以劣势的玩家翻盘的机会。游戏这样的选秀机制,让本身重复性很高的英雄刷新与购买有了不一样的模式,就算是不需要里面的英雄,也可以将其出售获得金钱和装备,可以说是新意满满。
但是,游戏中也有很多东西做了一些简化。比如说在同是腾讯旗下的《王者模拟战》中,金币不用的话会有利息收益,让玩家可以自主选择金币要不要花、什么时候花,而在《金铲铲之战》中就没有了这样的设定,似乎在催着玩家花完所有的金币。战斗中玩家能够主动操作的内容很少,只能干看着或者到处乱走,不像其他一些自走棋游戏还有天赋、局内技能作为羁绊的补充。我个人是不理解这些设定的简化和取消的,本身自走棋游戏就形式比较固定,减少了内容就让游戏主体变得更单薄了。
总体来说,游戏作为一个自走棋来说,我认为仅仅是及格线上的作品。常见的自走棋模式完完整整的搬运了过来,新的选修机制和装备合成机制虽然比较其他游戏有所创新,但创新点很小,并不能为游戏增添很大的特色。更不用说对于lol老玩家来说,游戏或许几乎就是ip下的一个端游复刻。或许游戏的定位就是想要营造一个一模一样的自走棋游戏,但是这样并不能吸收到新用户,毕竟市面上这么多游戏,我又为什么要选择这款《金铲铲之战》呢?游戏本身不大的创新点,又能吸收到多少新用户呢?我想这都是有待商榷的。
②游戏付费价格高,付费必要性低,付费体验差
不得不说,《金铲铲之战》的付费价格真的是非常的高。但是首先要夸奖的是,游戏中付费与否并不会影响到游戏体验,也不会影响游戏平衡性,这一点还是非常赞的,让付费不付费玩家都能够平等的体验。游戏中的付费内容大多数是外观,小小英雄、竞技场、乃至表情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需要现金购买的,价格也是20起步。游戏中货币能够购买的东西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游戏季票价格高达79元,这一个原本的“游戏福利”也变得如此高价,而且付费解锁版和普通版还不是两份奖励,而是一系列奖励一部分是免费的一部分是付费的,最高级才60级,相当于变相的缩减了通行证得到的道具数量。而简单的“改名”操作在这里也变得难以实现起来——改名卡49元一张,为了一个名字,我何必花如此大价钱呢?游戏甚至还设置了“限定”小小英雄,还有抽奖机制,又是一个无底洞啊。
而且,游戏本身的外观到底能带来多少体验的提升也有待商榷。在游戏过程中,小小英雄的模型真的是“小小”,本身就吸引不了多少注意;竞技场外观、表情也都是个人审美问题,也不会影响游戏主要进程,自走棋本身的“自走”也让玩家的参与性大大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物品道具还是定价如此的高,实在是让我这种对游戏没有感情的一般玩家人没有付费的欲望。
③游戏美术好,但是操作却有些不便
游戏加载界面有一段非常精致的CV,小企鹅和蓝袍河灵一起争夺金铲铲,却不小心被吸到了自走棋的世界。两人圆鼓鼓QQ弹弹,互相打在一起就像是在滚动,十分可爱。小小英雄的建模也是非常的精致,预览界面的小英雄还有独特的音效,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仙灵胖胖龙,打开界面的时候它正在打瞌睡,喷出大大的鼻涕泡。突然,鼻涕泡爆炸,仙灵一惊,却不忘吧唧一下小嘴,似乎在舔掉睡着时候留出的口水。完成动作之后,它就在那边双手扶着胖胖的白肚子,好动的随处张望;又比如福星高照小瑞,出场时会从一堆绣球后探出头来,之后还不忘顶一顶绣球,尽管绣球发出金属的声音,也不妨碍他玩耍。挂机的时候,它会自己玩游戏,把一个金元宝放在罐子底下,不管怎么交换,它总能精确的找到它——或许这就是小麒麟的天赋吧。诸如此类,游戏中还有非常多生动的小小英雄,只不过只能付费购买,也算是促进消费的手段。在战斗中,英雄本身的音效也都得到了保留,在战斗结束和上场时都会自动触发。攻击音效也比较好的还原了下来。
但是在操作方面,我觉得有些不大方便。首先是选秀阶段,各个英雄之间的站位非常密集,很容易误触;整体来说包括选秀和正常战斗在内的英雄模型偏小,比“小小英雄”都小一点,不熟悉的话很难辨认;在安装装备的时候,没有略缩图操作界面,只能将装备拖到人物身上才能装备,当人物站位比较密集的时候很容易放置错误;在战斗结束之后,点击屏幕操控小小英雄去捡地上掉落的金币或者装备的时候,商店就一下子弹出来,一不小心就点击上买了英雄,非常麻烦。我感觉本身在电脑端使用鼠标可以完成的见到操作,或者在显示器大屏上清晰可见的内容,放在手游上就不一样了,需要加以调整改进。
综合评价:★★★★☆ 以我这样一个非lol玩家的眼光来看,游戏还是属于制作比较精良的自走棋游戏的,但是相较于其他自走棋游戏在玩法上的亮点比较少,主要是美工等方面作为大厂的制作更加优秀,就算是没有情怀的玩家也是推荐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