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有关普兰卡【流浪恒星】

修改于2021/08/22983 浏览同人
普兰卡集团是方舟在第9星遇见的逃离文明,作者给了它最特殊的生命形式——硅碳生命,并赋予了饱受争议的逃离方式——流浪恒星
TapTap
TapTap
然后出现了已消亡标签
TapTap
(极度怀疑作者搞事)
这次的讨论源于理论交流群,大家在谈各文明的缺陷与优点,突然聊到了普兰卡。
我想象力着实不够丰富,对“硅碳生命”的社会体系无法想象,武陵前辈曾和同人群的群友们吵过“硅基生命”的优越之处,但我始终无法理解,或者无法接受。
所以我撇开【硅碳生命】不谈,来说说【流浪恒星】
推着恒星走,恒星的引力带动整个恒星系,想法很好,可只要细读,各种矛盾点便越出屏幕。
当时我发言道:“很难想象,让恒星系作曲速航行”
宇宙如此宽广,想到达宇宙中心的白洞,光速显然不够。就算将恒星系速度加到光速,各种外界因素也会导致恒星系失控。
无上意志大佬对此的解释是卡普兰离宇宙中心足够近。
的确,如果一个文明生在中心附近,拥有强大的计算力,还真可以用这种方法,维护原生态的同时前行。
可在宇宙中心区域诞生,不被一发长程打击打死的几率太小了。
那一个出生在宇宙边陲的硅基文明,是否也能这么搞?
我想到了“墨化”——将整个星系武装化,感知一切,操纵一切,把星球当做星舰,进行曲速航行。
但恒星可以“墨化”吗?内心斟酌之时,想到他们本就在恒星上(或者旁边)建立了恒星发动机,又释然了。
可是,进入曲速航行状态下,恒星引力还能正常存在吗?令人怀疑。
我的思考到此戛然而止,没有理论支持,全凭空想。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疑问。
流浪恒星有什么好处?(缺陷回答:保证生态)
流浪恒星有什么弊端?(缺陷回答:目标过大,易被发现)
缺陷回答是我觉得不对但又无法自我反驳的回答,莫要揪着缺陷回答■。
PS:本人是个初二学生,甚至无法理解第二热力学定律、协议等简单的定义,欢迎大佬们补充、喷我。
15
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