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系列]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修改于2021/07/18391 浏览创作分享
声明:本帖无任何政治意图,如有人在评论区下发表涉政等言论请后果自负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德意志帝国败局已定。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与英国皇家海军的海上封锁,致使德国国内物资短缺,货币贬值惊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18年10月27日,也就是帝国崩溃的前夕,德国基尔港内多艘军舰上发生水兵暴动。尽管这一暴动被镇压下去,但当局逮捕了500余名水兵,直接诱发了震惊全德的基尔水兵起义。这一起义最后演变成德国十一月革命,统治德国近半个世纪(1871-1918)的霍亨索伦王朝最终覆灭。
——————————————————————
TapTap
时间回到二十世纪初。
德国虽然是新兴的列强,工业发展飞速,但殖民地没多少;恰好这时世界上的殖民地已被列强们瓜分完毕。如果要夺得更多的殖民地,只能通过发动战争重新洗牌。在这种背景下,德国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通过战争得到更多的殖民地,便大力建造公海舰队,使SMS成为当时世界上仅次于HMS的海上力量。但此举必然引发传统海上霸主——英国的不满与恐慌。由此,两国开始了疯狂的海军军备竞赛。
但德国人在建设公海舰队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譬如拿骚级战列舰(SMS Nassau),仍然使用落后的往复式三缸蒸汽机,而不是效率更高的蒸汽轮机;德国人建造的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SMS Scharnhorst)和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SMS Gneisenau)在后来的1914年福克兰海战中也被证明装甲巡洋舰落后于设计理念更为先进的战列巡洋舰。
不仅如此,德国战列舰的舰炮口径普遍小于英国战列舰的舰炮口径。同期设计的战列舰中,英国战列舰普遍安装了13.5英寸口径的火炮;而德国直到1911年才给新下水的战列舰装上了12英寸口径的火炮。两者一对比,后者的火力明显弱于前者。
TapTap
↑巴伐利亚号舰艏
为应对英国人的大口径火炮的威胁,德国海军部责成克虏伯公司研究350mm口径火炮的可行性。
TapTap
↑巴伐利亚号俯视线图
在1911年的海军部会议上提出了新舰的两个方案。方案一是建造采用5座双联装350mm口径火炮的战列舰;方案二则是建造采用4座双联装400mm口径火炮的战列舰。方案一后来被认为在舰体重量上难以平衡,且中央炮台离上层建筑较近,容易在开炮时冲毁舰桥设施。而对于方案二,当时的公海舰队总司令提尔皮茨则对该方案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生了质疑。有与会者提出4座双联350mm口径火炮的折中方案,但最后被驳回。
TapTap
↑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此公早年只是德国海军中的一个小人物,在后来一次德皇威廉二世出访英国的活动时帮助德皇解围,从此让威廉二世记住了他,他也由此飞黄腾达,成为公海舰队的总司令。第三帝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同年9月,提尔皮茨再次召开会议,认为400mm火炮的要求缺乏理性。如果强行研发400mm火炮,军舰排水量将突破3w吨。而当时的德国没有一家造船厂有此信心建造排水量如此巨大的战列舰。最后,提尔皮茨将会议结果交给德皇——威廉二世,让他自行判断。
最后,威廉二世选了个折中方案——排水量28100吨,安装8门380mm/L45火炮,造价5750w帝国马克的最优性价比方案。
TapTap
TapTap
↑巴伐利亚号的380mm火炮与德国祖传板砖炮台
该级战列舰计划建造四艘,1号舰巴伐利亚(SMS Bayern)号,2号舰巴登(SMS Baden)号,3号舰萨克森(SMS Sachsen)号和4号舰符腾堡(SMS Wuerttemburg)号。分别以德意志境内的巴伐利亚王国、巴登大公国、萨克森王国和符腾堡王国命名。但最后仅建成两艘,即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
巴伐利亚是德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普鲁士蛮子出来挨打)。
1916年3月,该舰开始试航。同年5月底,该舰结束试航(错过了日德兰海战)。
1917年,德皇威廉二世批准军队在波罗的海里加湾对俄进行海陆空联合进攻行动。该舰参与远程护航与对岸炮轰任务。然而由于巴伐利亚号所驶过的水域没有清扫过水雷,导致该舰左舷被俄国人布置的水雷炸了一个大洞,并且还使准备发射鱼雷用的压缩空气罐一起炸了。所幸鱼雷未爆炸。在控制住进水后,巴伐利亚号开始对岸炮轰,将俄炮兵炸得落荒而逃,德国人趁势占领防波堤。
TapTap
↑舰桥、司令塔、烟道与三角桅杆细节(注意下面的88mm副炮)
TapTap
↑可以看到,为了降低全舰的重心,大口径副炮都只安在了一层甲板上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德意志第二帝国灭亡。随即而来的便是战争结束的消息。战争结束后,该舰与德国其他战列舰一样,均被协约国扣留。该舰按照停战协定驶往英国斯卡帕湾。该舰上的水兵与军官不想让巴伐利亚号落入协约国手中,且他们以为敌对状态已经恢复,遂在该舰前往斯卡帕湾前就已经做好了沉船的准备。
TapTap
↑自沉中的巴伐利亚号
英国人听到德国海军即将自沉的消息后,便制定了关于万一谈判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便强行夺取德国军舰的计划。但还没有等到计划实施,双方的谈判期限延迟到了1919年6月23日晚九点。德国人认为沉船不再有障碍,于是从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上发出“彩虹”密语电报,德舰开始打开通海阀自沉。最后,巴伐利亚号于14点半向左舷倾斜沉没。
TapTap
↑舰艉
TapTap
↑侧舷
同级舰中的萨克森号与符腾堡号尽管在德国战败时已完工大部分,但由于战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拥有1w吨以上排水量的大型军舰,这两艘战列舰还未下水就胎死腹中,于船台上拆解。
此后德国海军断代,近20年一直没有大型战列舰,直到第三帝国的俾斯麦号下水。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