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集成战略请愿信

2021/06/131800 浏览闲聊杂谈
各位刀客塔大家好,我是一个醉心于集成战略的老博士。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看到很多同学呼吁鹰角重新落地集成战略,有感而发写了这封信。最终愿景是能让集成战略常驻,既能让老玩家在长草期有事可做,又不会让新玩家感到不平衡。
我相信如果我们联合,大家一起请愿,说服力一定大得多,所以把这封信发出来,希望能得到广大喜爱集成战略的博士们的响应,希望大家能评论下自己的舟游ID,我会收集起来和这封信在大约两周后一并发给鹰角。
也欢迎大家多多转发推广支持呀,签名越多鹰角就一定会越重视的!
以下为请愿信内容:
导语:
本文旨在呼吁明日方舟将集成战略模式投入常驻。
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从商业宣传,玩家粘性,盈利角度出发,论述肉鸽(RougeLike)常驻能带来的优势。第二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将简单推测肉鸽常驻的成本,并提出本地存储方案的建议,来解决可能存在的、肉鸽因运营成本过高而难以投入常驻的问题。
致鹰角网络:
您好!
我是一名开服40天左右入坑的明日方舟玩家。
恭喜明日方舟国服上线两周年!在两年的时间里,我和方舟的百万博士一起,亲历了这片大地的绝望与无助,也见证了这个世界的星火与希望。初代危机合约59区废墟问世时,我们面对天灾扼腕叹息无计可施;今日的我们已然可以生吃泡面开水灌嘴,光谱行动直面天灾,人均危机词条20+。我们为罗德岛的未来鞠躬尽瘁,晨起用理智,午休调轮岗,睡前清飞机。
但是,每当周末打算整日沉浸泰拉大陆时,我们总会发现,用完了理智,寸步难行。
因为塔防的特性,明日方舟没有pvp模式,这就导致了在没有危机合约活动的时候,在游戏里能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只剩下回顾剧情和舔立绘。虽然明日方舟的关卡设计相较大多数二次元手游投入很大(一般游戏可能只需要调整一下怪的属性变得更强就可以了),但很少有人会在通关剧情之后仔细回顾主线关卡研究更多打法,所以其实明日方舟的关卡投入和玩家体验反馈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当然,现在取消了碎石上限,理论上讲可以无限刷理智,但我相信很多博士都是像我一样,只买大小月卡和活动礼包,氪金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有更多资源抽老公/老婆,而不是换体力。
因此,我在此呼吁明日方舟把集成战略重新搬上舞台,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将这个模式常态化
以我个人对这个模式在公共平台的评分/讨论来看,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活动。一部分博士极为狂热(甚至会为了再玩集成战略跑去日服和台服建号),一部分博士并不感兴趣。当然,可能不感兴趣的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个活动的复杂程度与活动时间完全不成比例。“众所周知”,RougeLike的体验分两个阶段,首先是不了解所有关卡和机制的开荒期,以及对游戏足够了解之后的稳定期,一般情况下,渡过开荒期之后,游戏体验才会比较好,会开始形成流派的概念,会为了隐藏结局构建阵容,比较不容易一手好牌到最后一关因为信息不足导致暴死,也比较容易让玩家有挑战更难和更高阶打法的性质。但作为和嘉维尔活动剧情一起推出的集成战略,时间只有15天,刨掉刷活动材料看活动剧情,剩下的时间寥寥无几,想在如此短的时间渡过开荒期实属困难,更别说挑战5种不同开局,提升难度,以及打出所有隐藏结局。这和危机合约这种只需要把一张可随时进入的地图研究透彻是完全不同的难度量级(当然不是指像攻略组那样为了研究战术而卡帧的研究透彻)
如果让这个活动重回视野,就会给很多想在明日方舟上花时间又苦于没有理智的博士一个消磨时间的入口,也会让主肝明日方舟的up主有更多素材,而不只是在已有的剧情关卡上想尽办法整活。当然,考虑到游戏玩家之间的平衡性,如果此模式常态化,我个人建议不带奖励,或是只给不影响游戏的奖励(比如通关几次/最短时间/最少干员给蚀刻章),既可以避免不喜欢这个模式的玩家担心奖励过多破坏平衡,又可以避免狂肝玩家进度上天。
当然,发出请求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对方的努力和回报(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考虑这些,不然也就不需要干员秘录和悖论模拟等内容了)。以下是我个人的推测,基于集成战略常态化的假设:
1.商业宣传
集成战略RougeLike的特点可以让狂热的博士无限游玩,也会有概率衍生出类似危机合约攻略组一样的民间组织,上传视频,收获流量。从直播角度而言同样未来可期,此类型的著名游戏《杀戮尖塔》平均通关时间一小时左右,与集成战略相差无几,YouTube和Twitch上《杀戮尖塔》的观看数量和视频制作者不在少数,直接推动了游戏的传播。
2020年中我在YouTube上看到了大量明日方舟国际服的广告(广告质量忽略不计),但和不少人闲聊后发现,身边同事和朋友知道这款游戏的人十分稀少。在加入了一些Discord和Reddit社区观察之后,我发现明日方舟国际服的视频制作者们压力十分大,由于国服各种剧情的时间线超前,使得当这些活动在国际服上线的时候,很多精彩套路都已经被国服大佬们开发殆尽,这让国际服大佬们的发挥空间很小,很多视频被人指认为抄袭国服打法(导致YouTube上有关明日方舟的视频更多是鬼畜,连整活都没什么可整的…)。YouTube 50万粉丝的著名Gacha Game视频制作者 Tectone(链接)就曾在自己视频(链接)里讲过被普通玩家误会抄袭思路导致自闭。相信如果集成战略落地常驻,其随机性和可重复性会大大增加视频制作者的素材,从而创造出更多视频帮助宣传推广。
2.玩家粘性
我相信玩家粘性是很多手游在追求的事情,有些游戏通过pvp模式鼓励玩家上线,天梯达到一定名次赠送奖励,比如《第七史诗》;有些游戏通过大量体力鼓励玩家肝,每天刷掉赠送体力就需要数个小时,比如《碧蓝航线》。无论什么方式,玩家数量与粘性是一个火爆手游的必要条件,三个月一次的危机合约提供了这样的粘性,允许玩家的无限挑战和理论上的无尽难度。但在没有危机合约的时候,舟游并不提供这种粘性(每天难度为7的危机图过于简单重复)。以我个人为例,如果不刷固源岩的话基本每天1小时左右就会达到无事可做的状态,工作日尚好,周末就会十分无聊。
而且集成战略的既有关卡其实已经足够成熟,5层与每层4关的设计,多样的开局和可选难度都十分精彩,即使保持当时的状态不再更新(甚至只是偶尔加进去一些新的收藏品),这个模式所具备的吸引力也大大超过了我们每日除了刷材料就基本不会再看的主线关卡。甚至可以说,集成战略的存在让精心策划的关卡更容易被各种流派玩出新花样,因为RougeLike的基本特点即每次都是全新的冒险,是随着进度深入不断构建不同队伍的快感,是知道自己的每个抉择都会影响最终走向的快感,是在最后一战打赢boss成功通关的快感,以及因为通关之后耗费心血搭建的队伍烟消云散,为了追求快感而迫不及待再开一盘的快感,这所有的所有,都不是挑选已经培养好的干员花费理智便可轻松进入一个关卡所能比拟的。
集成战略会给喜欢这个模式的玩家提供粘性,让绝大多数处于长草期的博士有事可做,没有通关奖励的话,也不会让萌新或是不喜欢这个模式的博士感到不快
3.盈利
所有不谈盈利的提议,都是想白嫖。
•基于上述第一点,宣传的目的达成,就会有更多新玩家入坑,意味着更多玩家开始氪金。
•基于上述第二点,增强博士们对这个游戏的粘性,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处于长草期的博士因为闲来无事尝试新的手游。而尝试新的手游,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明日方舟的时间,对一款游戏给予的精力和时间变少之后,就可能会演变为只是每天上线完成日常任务,新活动的推进动力和新干员的抽卡动力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减少氪金的欲望。所以,增强玩家粘性,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玩家的氪金欲望。
•集成战略出现之后,很多博士会将通关困难模式+解锁全物品+解锁活动全剧情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干员练度够高,还需要干员池够深,我相信相当一部分玩家在尝试失败后会迫切想要提升干员练度,也许不会直接买源石换体力刷材料,但随活动出现的带养成元素的礼包必然十分诱人,比如此次的二周年礼包。那么这个时候,氪金就是很多人的选择了。
因此,虽然常态化集成战略不能带来直接盈利,但可以带来更多新玩家入坑,维持老玩家粘性,以及鼓励多数玩家大面积提升干员练度,让一些本来十分冷门的三四星干员可以上场甚至开发出意料之外的组合打法,未来盈利空间十分可期。
4.维护
说完了盈利,是时候来推一推集成战略的粗略维护费用了。
因为这个部分相对枯燥,所以为不感兴趣的同学先抛结论。笔者通过对明日方舟网络服务结构搭建和流量的简单推测,得出方舟单独维护肉鸽每月所需成本为2.9万元,然后提出建议,使集成战略关卡进度完全本地化,将维护成本降至每月2000元。以下为正文。
根据公开情报,明日方舟的基础架构全部依托阿里云,由于个人工作涉及到的云服务只有AWS,下文计算全部基于AWS。计算结果之后会根据知乎大佬“速石科技 fastone”的文章(链接)将价格转移为阿里云的价格。再因明日方舟并未公开源代码(这是理所当然的 :P)(不过我大概率不久后就会向贵公司投递简历了,希望到时候可以真正看到源代码 :P),以下估测仅通过笔者大学毕业后在亚马逊公司的一年半浅薄工作经历得出,如有疏漏,还望海涵。
阿里云云栖号发布的公开情报(链接)里有一张“游戏日志处理分析统一方案”图,大致列举出了每次客户端与服务端沟通时的数据走向。根据图中列举的各个服务,可以比对出在AWS里对应的服务,如下:
•APP服务器 -> AWS EC2
•OSS存储服务 -> AWS S3
•DLA SQL -> AWS RDS
通过AWS费用计算器(链接)可以计算出上述三个服务每月所需花费的价格,但在此之前,需要先大致推测出集成战略玩家数量,客户端与服务端沟通频率,每次沟通的数据包大小,以及需要存储在服务端的数据大小:
4.1集成战略玩家数量
貌似官方并没有直接公开过舟游的玩家和活跃玩家的数量,那么:
•首先,根据二周年庆典直播,有85万博士通过了第八章倒数第二关,有86万博士拿到过危机合约行动的蚀刻章套组,而不论是第八章还是危机合约,都需要较高的练度,也就是说在舟游里至少是相对资深的玩家就有85万人。
•其次,参考之前12元的清澈源泉+环保援助组合包官服捐款450万,b服捐款200万,加上ios商店30%的扣费,可推出购买组合包的人(也就是至少微氪的博士)有70万。
•最后,研究表明(链接和链接)泛二次元养成向手游的玩家付费占比为75%左右
再参考二周年直播庆典让无数玩家回坑,同时又吸引了大量玩家入坑,我推测明日方舟的日常活跃玩家人数在110万左右。从我身边朋友们对集成战略的评价来看,十分喜欢且有意向继续游玩的人占比50%左右,从计算的角度出发,可以把人数定的更高一些,粗略估测为60万有意向的集成战略玩家。
4.2客户端与服务端沟通频率
“众所周知”,手游需要客户端与服务端频繁沟通以更新玩家数据,让玩家在多个设备登录同一账号时使数据保持一致。比如进入基建时会和服务端沟通至少2次来获取基建设置和材料生成,战斗结束时会至少沟通1次来更新材料获得。集成战略类似,会在每场战斗结束时和服务端沟通更新闯关数据,获得物品时也会沟通1次更新收藏数据,通关时不会额外更新历史通关阵容/时长数据,因为我印象中是不能观看历史通关数据的。那么集成战略的沟通需求就是大致以下几类:
4.2.1每次冒险生成的时候更新关卡数据,就是一个玩家开启冒险的时候需要1次写入
4.2.2每场战斗结束时更新闯关数据,通关一次共20个关卡,就是一个玩家通关一次需要20次写入
4.2.3每当闯关到一半时重新载入,或者从别的设备登录都需要读出闯关进度,这里每个博士习惯不同,但一般情况应该都会直接推完。这里算作每次通关会重新载入1次 (所以就是通关一次总共需要22次写入)
4.2.4每当获得新的物品更新收藏数据,就是一个玩家终生需要182次写入 (为了方便计算视为每年182次写入)
4.2.5每当跳转到收藏品界面需要从数据库中读出藏品,这里每个博士习惯不同,玩此模式的频率不同,考虑到满藏品之后观看频率也会减少,算作平均一天观看一次,就是集成战略玩家每日1次读出
那么为了估测每月的总沟通次数,基于4.1估测的60万集成战略玩家,按最不利原则,60万玩家全部为狂热玩家,每人每日通关1次,可以计算出此模式月需沟通次数为4.2亿次 (可以说十分狂热了…)。附算式:
[ (22 + 1) x 30 + 182 / 12 ] x 600000 = 423100000
4.3每次沟通的数据包大小
由于明日方舟大部分情况下是单机游戏,大概率客户端和服务端是弱交互关系。以此推测每次交互只包含核心信息,也就是说集成战略的全部关卡信息+收藏品原画+简介都会存储在玩家本地,每次读入和写出都只包含关卡id和收藏品id,根据4.2列出的5种交互,一一对应分析如下。数据包大小假设为没有压缩,主要是因为不同压缩方法的压缩比例不同难以计算…
4.3.1按照大多数RougeLike游戏的规律,冒险生成的关卡顺序会以一个固定长度的seed代替,对应关卡则用seed翻译过来对应得出,所以每次冒险时需要存入服务端的数据只有一个字列,例如{“seed”: “qwertyui”},在一个单独的javascript文件里这个数据的大小大概为40B
4.3.2每次更新闯关数据会是沟通时数据最多的一环,包括目前所处关卡,已有干员,已有物品,以及希望或可携带干员数量等数据,也是最难估测大小的一环,可变量为干员数量和物品数量,例如配图。以我个人经验,通关阵容至少有12名干员,获得的收藏品至少15个。假设这两个数量从冒险开始到通关为线型递增,那么数据包取平均值,即为6名干员和7个收藏品,为680B,每场通关需要交互20次
4.3.3重新载入的读出需要全部关卡信息+当前闯关信息,与上述两个大小相加差不多,就是720B
4.3.4在收藏品原画+简介全部存储本地的情况下,更新***就只会包含藏品id,例如{“newCollection”: “078”},大小约为40B
4.3.5读出收藏品列表可以视为以hash map的形式读出全部列表,以收藏品id对应true/false显示玩家是否拥有此件藏品;也可以以array的形式读出已拥有藏品的列表。从大小来讲,后者更省空间,例如[“024”, “079”…], 182件收藏品的数据大小为1.3KB。当然,当玩家解锁全成就后就可以简单表示为{“all”: true},这样就会非常节省空间,但此处忽略不计
综上,每次通关总交互数据量为14KB,附算式:
40 + 680 x 20 + 720 = 14360 B
加上每日一次观看收藏品列表的1.3KB交互,每个月60万玩家的交互总量为282GB,附算式:
( 14360 + 1300 )x 30 x 600000 = 281880000000 B = 281.88 GB
4.4服务端数据大小
虽然在4.3分析中每月总交互数据量看起来很大,但当前闯关信息会覆盖之前的信息,假设这个活动的信息被存储于一个单独创建的表格里,那么这个表格会给每个博士存储的信息就是博士id + 当前冒险的seed + 当前冒险的闯关信息 + 当前拥有的收藏品列表 + 当前拥有的蜜饼数量。根据4.3分析的数据,上述信息共需要2KB。再假设方舟常驻的110万博士全部至少玩过一遍集成战略,这个表格所需要的空间就是2.3GB(意外不大的样子)
4.5费用计算
根据上述推论可以简单得出,集成战略模式是一个前后端相对高频交互,但数据库空间需求相对较小的技术架构。因此在选择APP服务器的时候需要较高配置,但OSS存储服务和DLA SQL并不需要较高配置。AWS大陆地区似乎有些特殊设置导致北京/宁夏区的费用不能选为网页计算器的区域,所以我就根据AWS官网已公布的各个区域之间的价格选取中位数(新加坡)来计算(大概率会比国内的价格高),费用计算的详细设置对应上述提到的三种服务在附件里,结论如下:
•AWS EC2 -> 2783 美金/月
•AWS S3 -> 2037 美金/月
•AWS RDS -> 212 美金/月
我按照2021年5月23日的汇率(6.43)折算为人民币,并且按照上面提到的”速石科技 fastone”的文章(选取北京区域-通用型CPU-按需实例的比对)转换为阿里云的价格,得出单独维护这个模式需要的每月成本为2.9万元,附算式:
( 2783 / 1.48 x 1.24 + 2037 + 212 ) x 6.43 = 29453.92
4.6潜在优化
我相信明日方舟在集成战略活动结束后将近一年时间都没有推出类似活动一定有相关原因,也许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因为维护成本过高,我在这里斗胆尝试提出一个可以优化维护成本的方法,也是个人玩过的一些比较著名的RougeLike游戏如《杀戮尖塔》《怪物火车》《元气骑士》与集成战略在数据存储上存在的一些微小的不同,小小地希望这个建议能够成为带回集成战略的可能性之一。
那就是使集成战略关卡进度不再支持设备共享,完全本地化,只有***存储于服务端。
这样的话,在4.2中分析的几种交流模式,如果在通关时没有奖励,全部和闯关相关的进度记录就不再需要客户端与服务端交互,只有最后两种,收藏品的读写需要交互。如果能进一步优化一点点,就是设置一个本地flag,在全部藏品被发掘后设置为true,之后进入藏品界面也就不需要再与服务端的沟通。如此,沟通就只剩下:
•每次发现新藏品写入的182次,40B大小(依旧按照每年182次方便计算)
•在收集完所有藏品之前每次进入藏品界面的每日1次读出,上述计算表明总大小为1.3KB,但如果设置本地flag,意味着达成全收藏之后就不会再进行交流,所以这里可以简化为650B作为交流包的平均值。而且由于狂热玩家会更早解锁全物品收集,非狂热玩家也不会经常查看收藏品列表,所以这部分的交流应该会比理论值更小,但此处还是按照每日1次计算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月需沟通次数为0.27亿次,每个月60万玩家的交互总量变为12GB。附算式:
[ 1 x 30 + 182 / 12 ] x 600000 = 27100000
( 40 x 182 / 12 + 650 x 30 )x 600000 = 12064000000 B = 12 GB
在计算费用的时候,由于现在数据交互总量及交互次数锐减,因此在选择APP服务器的时候便不再需要较高配置和较多数量,OSS存储服务需要的配置更低,DLA SQL可保持原配置,EC2和S3的费用计算详细设置同样在附件里:
•AWS EC2 -> 122.23美金/月
•AWS S3 -> 10.09 美金/月
•AWS RDS -> 212 美金/月
根据汇率换算,得出关卡本地化后每月维护模式的费用约为2000元。相比于2.9万元的初始费用,节省93%左右。附算式:
( 122.23 / 1.48 x 1.24 + 10.09 + 212 ) x 6.43 = 2086.53
“众所周知”,一个软件永远比看起来更复杂,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实现起来也一定有非开发者所难以理解的艰辛,上述价格的计算仅仅出于我的兴趣,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碎片加上个人推测拼接而成。在只知道高层架构,不清楚实际用户数量,也不清楚底层设计的情况下推测维护花销一定极不准确。而且上述计算是把集成战略模式当成单独游戏架构进行推测,我相信实际情况中,在出一个活动时为了方便管理一般不会单独增加有特殊配制的APP服务器和OSS存储服务,大概率是在已有架构上进行横向提升,活动结束后撤下。
我相信,在集成战略消失的近一年中,即便各平台都有众多玩家呼吁这个模式的回归但仍未能如愿,贵公司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我上面用了如此多的篇幅做费用的计算和提出建议,只是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可能:如果真的是因为维护这个模式的成本过高+盈利不及预期而将她封存于历史的尘埃,希望上述关于潜在盈利的分析和削减花销的建议能至少成为一种参考。
在文章完成初期与朋友交流时发现,我的观点主要出发于运营角度,而非策划。这主要是因为个人觉得集成战略已经足够完善,从策划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对我来说实属困难。不过,如果有幸能得到贵公司的回复,得知此模式并未被抛弃,只是在重铸阶段,希望放出更为精彩的进阶版本,那自然是十分好的结局。
当然,我个人,以及附件中签下ID的所有联名博士的最终愿景是,集成战略常态化落地,无奖励,既让处于长草期的老玩家能通过这个模式体验到另外一种存在于泰拉大陆的考验,又不会让新手博士感受到无法通关的不平衡。
最后,我谨代表方舟的骑士,为鹰角网络献上心脏!
谢谢读完,
李念
0990li#2189
151
4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