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开头十分钟视听语言解读,真的是厉害到不行。

精华修改于2017/06/268489 浏览综合
这次只解读电影开头十分钟的视听语言,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太棒了,每一帧都是有意义的,每一帧都值得说道,这次只是简单分析十分钟的视听语言都要一定篇幅,如果感兴趣的人多,我会十分钟十分钟的分析下去写完这部电影。
TapTap
影片开头十分钟分成了三个片段,分别是犹太家庭的祷告、灾难的开始与辛德勒的出现。三个场面的转换把人迅速带入那段灰暗历史。 影片开头第一段是有色彩的,从灾难开始开始变成黑白。色彩的转变是灾难到来的视像性表现,同时黑白与彩色把两种不同的生活区分开来,战争未到来时生活是彩色的,战争到来后世界变得黑白。同时黑白也是历史性的体现,展现那段悲惨的岁月离现代已经很远。
TapTap
开头短短的时间内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转场方式,是影片有着行云流水般顺畅。第一次是由彩色转到黑白,以蜡烛燃烧完成色彩的转变,同时以火车烟囱为开始转到下一段的相似物转场。火车象征着滚滚而来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蜡烛就是在为历史祭奠。第二个转场以名单为转场,从上火车的记名字到下火车的登记,使用的是内容转场,非常自然的从小镇到了城市。第三次转场则是以音乐先行的方式转场,颇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镜头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转到了辛德勒身上。
TapTap
在光线的运用方面,第一段的的光线在内容指向性方面最为丰富。第一段里以蜡烛为重心,犹太一家人以背光的角度出现在镜头里。人物的模糊化是为了体现出群像性,犹太一家代表的就是犹太民族,蜡烛代表的是他们本来的生活,也是在祭奠他们本来都生活。最后采用叠化的镜头把时间流逝展现出来。 在第二段里**们打出了一份份名单,名单象征着死亡。在展现记录名册的办公桌是影片采用了特写,镜头把写字台上的东西拍出了一种刑具的感觉,而记录名字就像是一个行刑的过程。
TapTap
特写在第三段中同样运用的非常多,在辛德勒出场时采用了大量特写。第三段中拍辛德勒出场时并没有一开始就拍正面,而是以特写的方式描绘辛德勒。这种特写的方式给观众留足了悬念,同时特写里的细节也为观众了解辛德勒这个人更为全面。同时在第三段在展现辛德勒时同样采用了光线,以闪光灯来展现辛德勒的敏锐。
TapTap
整个开头非常的平稳缓慢,不急不缓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但短短一个开头就展现出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展现出导演深厚的功底。
6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