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里坊制度

2019/12/13130 浏览综合
里坊制度
作为将要贯穿本剧始终的物质载体,唐代的里坊制度不可忽视,里坊和市是古代某一时期并存于城市中的空间,如剧中提到了诸如怀远坊、平康坊、昌明坊等,坊名之多、方位之杂,令人摸不着头脑,而东市、西市又在什么方位?这些疑问如果能够得到清楚的解释,那么对于剧情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TapTap
里坊制度大约产生于汉代,以唐长安城为例,将城市分为若干方格状的封闭空间,居住、商业、生产、皇宫等空间都独立存在。居民居住的称为里或坊,专司商业买卖的称市。
坊四周设围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设四个坊门,坊内以十字型主干道分别通四个坊门,坊原则上只允许居住,唐代长安城以中轴线为界分为对称的东西两部分(分别隶属万年县和长安县,取万年长安之意),共有大小108坊,各坊皆有门吏和门卒守卫各门,形成一个个城中城。
里坊制度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划分和城市的稳定秩序,同时也限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唐朝为里坊制度的巅峰,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里坊制度在宋朝最终崩溃,《清明上河图》就是对北宋东京繁荣景象的描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