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真·妙笔千山】序章 妙山 『人物背景故事之妙山』

精华修改于2019/02/131951 浏览综合
TapTap
TapTap
〖妙山〗
少年自幼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很小的时候,教他学画的先生收养了他,在禁中与其他年龄稍长的画生同学。十五岁上,师父说,“画之技吾已悉数传授,画之道则需日后慢慢体会”,便恩准了他独自修行,游历天下,以求精进画艺。天南海北,名山大川,都有他的笔触。 他白日里饱览山河秀丽,笔锋不缀,晚上则就着一轮明月,读志异小说,览山海秘闻。他放肆地将心中所想各种奇异故事,化于纸上,画风别具一格。
此时的他,画艺尚未臻至绝顶,起码是快乐的。
少年行至一处小渔村,被这里的沼泽、海岛、农舍所倾倒,他在当地择了一处草屋,就住了下来。
沿着海岸,几户渔家,都是欢乐平和之人,其中有一户夫妇,琴瑟相和,恩爱非常。丈夫出海打渔,妻子在家织布,偶尔会坐在水边,粗布裙子浸在水中,弹着琵琶,双脚与水中的鱼儿嬉戏,那些鱼,自然是被美妙的琵琶声引来的。
少年偶尔会在清晨第一缕阳光划破天际的时候,看到那位妇人送自己的丈夫出海打渔,然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水边,望着她丈夫远去的方向。
他觉得这一刻安静而美好,却不想画下来,他不知道为什么。
某天黄昏,少年沿着海边踱步回家,正遇到那位妇人坐在海边弹琴,便坐下来与她闲聊了起来。少年很反常地讲了很多,他的画、他的旅行、他的想像。他甚至将未完成的画作展示给她,她就着画,即兴弹上半曲,珠落玉盘,曼妙动听,少年仿佛会产生新的启发。
少年开始期待黄昏时候回家的时候,期许着,他很高兴能够产生对这片风景有新的视角,再美丽的风景也需要对的视角才能欣赏。也许这就是师父所说的,画之道吗?
在少年的眼中,这里的水更清澈了,山更秀丽了。
“明天我要陪相公一同出海,”某次,她在告别的时候轻轻地描了一句,她没问出的另一句话是,“你想来吗?”
少年自然也没有回答她。
这一天,阳光特别耀眼。妇人坐在船沿,弹着琴,回身看着岸上,她是在寻找谁吗?她浅浅低下头,随意地弹着,阳光照耀在她淡紫的裙摆和净素的脸上,脚浸在水中,随着船尾的水花肆意播弄。
这一幕至今他也还记得。他离开了岸边,然后一整天心神不宁,他画的山变得阴暗,海面变得波涛汹涌,树叶枯黄。傍晚,回到村庄,两人似乎没有回来。一天过去,两天,很多天。村人说,也许在海上遇难了。
少年心里并没有特别的波澜,只是跟着众人,也难过,也惋惜。那么和善恩爱的一对,怎么就没了呢。
第二天一早,少年默默离开了渔村。
少年继续自己的旅程。天下之大,美妙的山水还有很多。很快地,他也淡忘了曾经在小渔村的往事。画之道悠长,步履不停。
少年不停地画,画中描绘着前人没有画过的景色,更蕴藏着无人言说的古老传说。他不断精进自己的画技。一晃数年,他再次回到禁中学画,老师什么也没说。相交甚笃的师兄已不在。
二十岁作《两仪》《沧海》,圣上始知竟有此等后生画手,赞其如同当年的希孟。二十五岁作《妙山》,赠予皇家,圣上御笔亲赐,妙字。
从此,世人传唱“妙山天下绝,绘尽世间真”,他还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世人开始称呼他为,妙山先生。
妙山突然执于画人像。他的山水已然冠绝天下,一画难求。也许是多年浸淫疲于窠臼?也许是为了新的画道高峰寻求变化?没有人知道。他并不描摹真人,长达一年,妙山每日清晨便起身濯笔研墨,对着白卷颔首思索,一站就是一整天。
然而,他画不出来。
以妙山画工之精妙,纵然不擅人像,也不至于遭遇如此困境。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何他会终日对这么一幅人像执着不已。
他失望,他暴躁,他以头抢地,他郁结难平。他将各色颜墨打翻在地,他亲手将自己用了二十年的五蕴笔折成两段,他甚至想毁了自己赖以作画的双手……过了不知多久,他终于冷静下来,他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永久的缺失了什么,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肃然袭来,令他日不能安,夜不能寐。
他审视自己,再也没有了创作的灵感,心中只有无尽的混乱黑暗,遥远的角落里,有一束光,他望向那里,似乎是一个女子的身影,坐在船沿?
妙山终于明白,要医治自己的心病,就需要从头整理自己多年来的画作,审视自己,最重要的是,完成这一幅画像。
27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