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国-2-文明流

2018/11/232661 浏览综合
此文乃我老戴原创文章是也。不一天到晚说游戏,来说说别的。
------------------------------------------------------------------------------------------------------------
太极示意了一种循环和相对,其中的黑与白总是对立的,一面是灿烂那另一面就必然是黑暗,但是老天不会让这种灿烂和黑暗永恒停留不变,于是会慢慢的转动它,最终大家都可以享受到灿烂当然也要接受黑暗!
之前说到,西方文明有停滞的迹象,欧洲明显已经是老态龙钟了,美国也比以前乏力不少,反而中国崛起迅速。此时如果你将这三者由东向西看,可以将欧洲定为老年,美国定为壮年,中国定为青年。似乎文明的力量是由东向西在转动!如果在将上面三者中再加入一个中亚地区,那里战乱频发,则是最黑暗的时代,可以定为死态,而四者连接起来刚好是地球一圈,中亚死,欧洲老,美国壮,中国青,如果觉得这种说法太蹊跷,那么我们把时间向前再转动150年左右,那个时候中国处于**战争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最大的时期,在60年里清王朝就被瓦解,随后军阀混战,再到日本侵华
这段时期中国一直处于低谷状态和现在的中亚的混乱局面基本差不多, 再看美国,当时的美国刚刚在生产力上超越英国,但整体实力和祖宗所在的欧洲尚不能比,这与现在中国所处的位置非常像,包括政策,美国在战前一直是孤立主义政策,这和中国改革开放这30年的韬晦养光是一个路线。然后再看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单算欧洲的英国就是当时世界最强的,如果所有该地区强国算进去更是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然后再看中北亚,包括奥斯曼帝国,波斯【伊朗】和部分俄国领土,奥斯曼依然健在,但与俄国的战争处于下风,但俄国一直无法直接吞并奥斯曼,相比此时的东方的中国他们武器技术都要更接近顶端的西方,而中国在二战时只能用自造的中正式步枪去对付日本的航母和战舰。
所以可以看出如下结构
1850~1950年
【欧洲:壮年】--【中北亚:老年】--【中国:死态】--【美国:青年】
1950年后
【欧洲:老年】--【中北亚:死态】--【中国:青年】--【美国:壮年】
如果两轮不够,我们在1850年回退200年去看,当时欧洲刚开拓美洲大陆,印第安人遭受了灭顶之灾,这时候可以将美洲定义为死态。欧洲因为发现美洲大陆,需要的外来资源不再必须从亚洲大陆上获取,可以通过开发美洲殖民地获得,加上文艺复兴后,现代科技认识最早在这里出现,其文化和军事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面对东南的奥斯曼帝国时,依然不能占有多少优势,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到17世纪左右是地中海最强的国家。而此时的中国刚刚从明朝转入清朝统治,***等一系列封闭思想的政策,导致文化上相对西方处于严重的停泄期,只在军事上,台湾与西北的噶尔丹取取得一些成果。
这个时候的结构如下
1650~1850年
【欧洲:青年】--【中北亚:壮年】--【中国:老年】--【美洲:死态】
1850~1950年
【欧洲:壮年】--【中北亚:老年】--【中国:死态】--【美国:青年】
1950年后
【欧洲:老年】--【中北亚:死态】--【中国:青年】--【美国:壮年】
《-------------------------------------------------
由东向西的文明流
这里所描述的情况只是大概,但已经可以感受出,强势文明的流动似乎确实是以这个路线在移动。但上面这层关系是以全球主流文明带,既北半球恒温带形成的一个文明圈,但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还有一个是欧亚大陆上原有的文明圈是由南向西,西向北,北向东,东向南的一个循环,但这股欧亚大陆文明流在遇到全球流时却败下阵来,比较典型的是二战时的德国和后来冷战的苏联,它们是欧亚大陆流由西向北走的轨迹,但二者都被美国直接或间接击败了,而至于现在的中国,未来可能会是两股流的集合地,既全球文明流和欧亚文明流交集点,如果说一战,二战时期是全球文明流与欧亚大陆流的分叉点,导致东西两强争霸,间接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那么交集点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的文明,这就非常拭目以待了。
31
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