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故事|功能游戏是工具还是游戏?

2019/06/02147 浏览综合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游戏的功能属性和游戏性看来也很难兼顾。即使将游戏受众差异考虑进去,“功能性游戏”是否能算作游戏的一个分类也还有不小的争议。同时,一些模拟类游戏、公益题材游戏、有辅助生活功能的游戏、有艺术性的游戏到底要如何分类也是因人而异的。有趣的是,一些玩家提到了传统游戏分类下的佳作,认为这些游戏具有较强的功能性。或许,提高游戏的整体水平才是功能性游戏的正确出路吧。
TapTap
(有些回复文字略多只截取了部分内容)
我觉得功能游戏是“可以帮助学习的带有娱乐性的游戏”。
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中提过游戏的四大特征决定了它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幸福:
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
这四点和《重构你的大脑》里的smart是类似的。
我认为功能游戏出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将游戏附加学习的含义,而在接下来更可能是反推教育,甚至是更多领域。
游戏的定义不仅是娱乐。
作为一种互动性信息载体,游戏完全可以成为图画,文字,音乐,电影后的新型学习方式
即便是功能游戏,也是游戏。这是我的想法。
像学习类的《数字长征》、《单词地牢》,再如音乐类的《Incredibox》,都是将一些教育性的东西融入游戏,通过游戏表达出来。游戏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形式,相较于枯燥的学习,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大家的兴趣。
但究其本质,仍然属于游戏。功能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其功能性和游戏性属于两个相对对立的层面,作为游戏,我们不可以丢掉游戏性刻意追求功能性,反之亦然。很多人会说,现在不就是要寓教于乐吗?但是一定要想明白二者的主体,寓教于乐的主体是【学习】,而功能游戏的主体是【游戏】。
当功能游戏的功能性和游戏性失衡,便失去了本质:偏向游戏,那么加入的功能就会“拖累”游戏进程;偏向功能,那么作为游戏就索然无味。
到底是功能还是游戏,我想这主要应该还是取决于玩它的人。
如果你是想要从这个功能性游戏里学到东西的,比如自己组装电脑前先玩玩《装机模拟器》试试水,看看到底应该怎么组装电脑,那么这就是功能优先于游戏的。
如果你是想要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快乐,比如对强迫症极其友好的《榫卯》,让你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快感,那么这就是游戏优先于功能的。
不过其实也没必要分得那么细,一款好的功能性游戏不就是要让你在快乐的同时学到东西吗?
当然是游戏,当大部分人在Euclidea面前知难而退时,同样有很多人在贴吧或者其他地方孜孜不倦地钻研它,乐此不疲。你总不能要求只有满足超过半数的人的乐趣才能称之为游戏对吧?(不过话说回来作为工具它也确实超好用的)
从设计角度上。
游戏:虚拟环境、游戏规则、游戏目标。
“功能游戏”:环境,一般是模拟现实环境;规则,一般是以现实中的行为准则或理论规律等作为规则;目标,让玩家在现实中完成或协助玩家在现实中完成一定的现实问题。
看起来很符合,但那些“功能游戏”的目标是能实现的目标吗?大部分不是。游戏目标可以简单理解为游戏的胜利条件,大部分“功能游戏”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它不能作为一个游戏的游戏目标。
从定义角度上。
辞海定义: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几乎所有“功能游戏”都不能让玩家获得快感。
从喷子角度上。
***。
会将功能性游戏定义为让我们了解一些平时可能没有机会了解的工具
算工具,要不我觉得指南针还叫方向模拟器呢。
是该类游戏打磨不够吧,生硬地将科学知识加入到游戏中,靠着画面情怀等东西捆绑概念,实在有损该类游戏风评,这一方面,远不如三国志在三国历史知识方面的普及效果成功
这就像我以前对两款学习类游戏的评价一样
功能游戏对于开发者的初心就是寓教于乐,开发者想以游戏的形式去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所以可以说开发者的初心是作为“工具”,但是开发者融合了“游戏”
但开发后出现了一个问题,“工具”与“游戏”两者都需要发展但常常都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时候就既做不成一个好的“工具”,又做不成一个好的“游戏”,使得这个所谓“功能游戏”的整体价值都有所下降
所以说,问题的所在就是“工具性”与“游戏性”之间的平衡协调上
功能游戏是工具还是游戏,
我觉得更倾向于与游戏设置的门槛有关,也就是游戏难度,放在功能游戏里就是操作性、专业性、真实性。
当这个游戏的难度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真实,可执行操作越来越复杂,TA就越来越趋近于一个工具(教育软件),我还会觉得TA好玩吗?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