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冷门知识讲座——厕所才是城池的命门!?

2018/05/16294 浏览综合
尽管在战国题材的游戏、影视作品中,决定战争走向的经常是那些穿着华丽的武将们。
然而,实际上决定战争走向的,往往是饮水、食物、后勤等不起眼的要素。今天,宁宁就要跟各位城主大人聊聊一个在战争中并不光鲜但却很重要的因素——厕所。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代的军队中,除了某些特例以外,基本上8成左右的士兵都是农民。
作为领民,回应领主的征兵虽说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当时多数农民参战的理由却并不在此,而是由于他们在敌地公然烧杀抢夺一般是被领主默许的,有些农民甚至会在打仗时将敌对领地的领民作为奴隶掳走。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这条生财之道要远快于种地。
当时的战争与其说是互相搏命,不如说是互相掠夺。
在这种情况下,被攻击一方的领民们为了不被战争闹得妻离子散,则只能拖家带口寻找一个安全的庇护所,等待战争的终结。
大量难民涌入要塞所带来的问题
一般来说,被攻击一方的领民们为了逃避战乱,都会逃进当地领主所支配的城池(要塞)内。毕竟名目上来说,领主还是有责任保护领民的安全的。
然而城池终归是防守用的军事设施,其所能承载的人数是有上限的。一下子涌入大量的难民,其内部的混乱可想而知。
战国时代来到日本的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在其笔记中曾这样记述当时要塞内的样子:“城内既没有柴火也没有食物,唯一的一口小井也早已干枯。人们坐在泥泞不堪并释放着恶臭的雪地上,到处充斥着饥寒交迫的孩子们的哭声。”
如同路易斯所记述这般,当时的要塞大多不具备养活大量领民所必要的物资,而更为悲惨的是,由于当时是不存在下水道这种便利系统的,因此大量人口的涌入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厕所不够用...
俗话说人有三急,城内厕所不够,城外面在打仗又出不去,那就只能就地解决了。
这就导致大量难民涌入后的城池内,卫生条件急剧恶化。
如果在这种卫生条件恶劣的状况下爆发瘟疫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由于卫生问题而沦陷的城池
而历史上,还真就有由于卫生条件而沦陷的城池,这件事发生在1577年能登七尾城的守城战中。
当时,能登畠山氏的七尾城遭到军神上杉谦信的包围,七尾城周边的领民全都跑到了七尾城避难。七尾城坐落于山中,易守难攻,在当时也算是一座大城。
可由于一次性的涌入了过量的难民,由于无法处理大量的排泄物,导致七尾城变身为一座巨大的公厕。马上,城内便爆发瘟疫,连当时年幼的城主畠山春王丸也没能逃过一劫。
作为城主的春王丸,其生活环境起码在卫生面上是要大大优于城内的难民们的,可就算这样他也一样染上了瘟疫,可见瘟疫在当时的威胁性。
染上瘟疫的畠山春王丸在不久后便病死,失去城主的七尾城人心涣散,就这样被上杉谦信轻易地纳入掌中。
厕所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实,当时的城主们并非不懂厕所的重要性。各个城池对排泄物的处理也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比如在史料中,有一条滨居场城(小田原北条氏的城池)关于处理排泄物的明文规定:“人和马的排泄物,必须每日移送至城外。移送范围不可小于弓箭所射最远范围。”
然而在守城这种特殊时刻,大量增加的难民会打破城池本身的排泄物处理循环,若是处理不当就会像七尾城一样遭受灭顶之灾。因此怎样处理排泄物,在当时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话说回来,战国时代很多城池都是建在河边,仔细想想这可能不光是为了确保饮水,也是为了冲走某些东西....(河下流的居民:我们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讲讲...)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冷门知识讲座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各位城主大人们有没有涨姿势呢?如果各位城主大人有想要了解的战国文化相关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宁宁哟~
(希望没有将要或正在吃饭的城主大人阅读本篇文章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