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简易建议
修改于2018/08/273812 浏览综合
生物圈里的翻译可以康我写的这个 简单的翻译一下生物圈里面的东西
其实自我感觉生物圈还是蛮简单的,可能是我有点生态学基础吧,或者我没选最高难度的事情。也请dalao批评指正。
正文分两部分,一楼简要介绍一下两个生态学概念(限制因子与生态幅,能量),给没有这类基础的玩家做一个背景介绍。二楼是自己的一点心得,如果有这种背景的dalao可以去康二楼。
限制因子
生物生存跟繁殖依赖于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如水分、温度、光照等),但其中必有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耐性较高,而这种因子又很稳定,那这种因子就不太可能成为限制因子。比如氧气对生活在平原的动物来说,数量多且含量稳定,一般不会成为限制因子。但反之,对此因子耐性较差,因子又易于变化,这种因子就很可能成为限制因子。这也就是氧气一般是水生生物的限制因子的原因。
对应到游戏当中,也就是你的星球哪项因素过高或者过低,那么这个因素就是你要创造生物的限制因子。
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度(tolerance),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且生物生长一般取决于处于最低量的环境因子的量。
也就是说,在游戏中最好等四项环境因子都差不多在绿色范围的时候,在引入生物。或者让避免四项中有个别的量很低的情况引入物种。不过游戏中比较宽松,只要四项都不是红色,生物就可能活的还可以。
生态幅
大家会发现微生物要比动物什么的好“养活”,也就是环境的条,微生物的要比动物的宽。我们就可以说微生物的生态幅要比动物的宽。
每一种生物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这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就是生态幅。
生态幅一般用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图来表示。以环境因子为横坐标(如温度,相对湿度等),纵坐标为适合度(可以理解为生物长的好坏)。这个“正态分布”的最高点就是这个物种对该环境因子的最适点,两端为最高点最低点。如果“正态分布”两端的距离较长,我们称生态幅较宽,对应到各种生态因子上可以称为广温性,广盐性等;如果距离较短,则生态幅较窄,对应到各种生态因子上可以称窄温性,窄盐性等。
也就是说,微生物与植物生态幅宽,动物的生态幅窄,在游戏前期应主要投入微生物与植物(微生物投多点,但也别让植物泛滥)。
能量流动,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
能量,或者在游戏里叫提供(supported)对应到游戏里面,就是这三个圈了。这三个圈的前两个圈在生态学里面叫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准确来说这些量都是净量)。第三个姑且叫三级生产量吧。初级生产量就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的量。在游戏里面生产者就是微生物了。而初级生产量流入下一级,也就是流入海藻|植物这一级,海藻|植物产生的能量就是次级生产量了。同理,食草植物产生的能量是三级生产量。没人吃肉食动物,游戏里就没有他的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