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

2017/01/2872 浏览综合
许多年过去,韩少成了韩寒。
我知道这个人始于杂文和小说,我想大多数人也只知道这些。韩寒大概不会再写小说,正如他自己所说,生活经历消耗殆尽,而杂文,我也好久没见他写了,不过我不怪他,除了如今的环境更加危险以外,也是他的确不再是一个少年的缘故了。预料到他可能不会再写作,我还稍微有些悲哀的。
韩寒从出现在公众视野起,一直都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我倒不觉得不好,起码这样的话书的销量不会太差。我刚开始读韩寒的小说的时候,已经读了不少大家了,没觉得在笔法上这个人写得多出众,表达的思想上也看不出有多深刻,可我还是挺喜欢的,这大概是用笔透露出的人格魅力吧。
早年的因特网,上面是没有五毛的,言论自由这条法律的践行在网络上也做得更好。
当然,那时候网民素质比现在要差,不过好在没人带节奏。韩寒那时候开了博客开始杂文的写作,即便是凌晨写也有一群抢楼的。只要社会上出现什么事情,韩寒都要写上一写,真的要求删也是第二天的事情,大家都看过了。最后一些没要求删的,就整理集结成册,然后就是杂文集了。
之后韩寒和很多人打过笔战,从网络舆论这个角度讲,没输过。第一次算是输的,大概是和方舟子讨论代笔的事情了。
这件事情有点诡异,因为方舟子没有任何证据,却认为韩寒是代笔,这不是科学家的风格。后来韩寒提出许多证据表明自己不是代笔,而方舟子表示证据不充分。在我看来,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作家都无法自证自己不是代笔了,即便直播写作过程也可能是提前背下了大纲。与方舟子同一阵营的人不少,我见过支持者特别多的一位拿出了韩寒特别多的采访视频的出丑剪辑来表明韩寒不具有写作的能力。我光是一描述,诸位就能想到这个逻辑推理是多么欠妥了,因为写作者的写作能力与口才实际上是两个能力,完全不相干。
但大抵是韩寒之前被捧上神坛太多次了吧,这次的网民偏偏想看他跌下去的样子。于是他跌下去了。在舆论上,方舟子并不算输,因为很多人接受了韩寒代笔这个设定,甚至我的输入法的默认词库输入韩寒以后自动跳出的都是代笔两个字。
大抵那以后,韩寒不再打笔战,我想他是明白了,这种战争,大家不是讲道理的。而且我认为他对这一代人将有了重新的认识,于是他计划每四年写一次的《这一代人》从此搁笔。
最近韩寒电影《乘风破浪》一前一后的翻唱日本著名金曲的宣传曲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说这首歌透露着直男癌的价值观。然后我听了,我也觉得,真烂。然后大家又说,韩寒你个直男癌。一方面我反对贴标签,另一方面就是贴标签就好了我反对贴直男癌这个标签。因为这个词似乎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意义不同。在我的定义里,韩寒就是直男癌,没什么好说的,但某些女权人士眼里的直男癌这个词还真不好扣给韩寒。
因为一些女权人士认为不给女性花钱就是直男癌,她们认为「男人赚钱养家,女人貌美如花」是正确的。我自己之前一直说自己是女权人士,但这种人以后我就不这么自称了,我没那么低贱。韩寒的观点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工作,希望自己养着她,在我看来这是不尊重女性工作的价值,是直男癌,而那些女权人士看到这些言论一定觉得韩寒是好男人。
这些女权人士说韩寒直男癌是因为韩寒之前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女孩同意和一个男孩牵手就相当于是同意和这个男孩上床了,我相信这些人都没有搜过这句话,随便的断章取义跟风就是现代网络时代的通病。事实上,这是韩寒希望告诉自己女儿的话,整个内涵就不一样了,就是希望女儿选择人的时候需要慎重。网民好骗不是假话。
老实讲,要黑韩寒,我也不是拒绝,但你角度有问题,乱喷,就很无聊了。
《乘风破浪》是部好电影,豆瓣评分应该很低,这个就是女权人士的报复性评分了,参考价值很低。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和这两首歌真的没什么大关系,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很舒服,要说三观,这电影三观也是太正了,合家看也没事的。
韩寒写过的所有书我都看过,好的也看过,烂的也看过(除电影纪实以外)。我想他教给我的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独立思考。而不是像一个脑残粉一样。《1988》无疑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是我最喜欢的,其次我喜欢的是一部很多人看不上的《像少年啦飞驰》。我现在也可以轻松的总结韩寒小说里的要素,真的很好总结。所有的女主角都是一种人,男主角都是一种人。估计是写完《1988》以后他意识这两种人不能发生更好的故事了,于是还没有新长篇的计划。我没抱什么期待的心思。
从拿着大宝剑的鲜衣怒马的少年成长为一个中年,我认识到他没我最初看到的那么好,因为我自己的成长,我注意到了他的观点上的不完善,但我还是喜欢韩先生。可能有一天他做了什么事情,我不喜欢这个人了。但我会记得,这个时候,我是喜欢的。
3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