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实体游戏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我曾经觉得收集实体游戏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从小学拿到第一台GBA的时候,小小的卡带仿佛一个神秘的宝箱,蕴藏着童年最本真的快乐。那个时候谁有了一盘《口袋妖怪:红宝石》,他大概就是孩子中的王,市场上有着各种五花八门的版本,什么完美时钟版之类的。后来甚至出现了芝麻开门这些另类的童年回忆。
现在看来,对于正版游戏的亏欠感,大概是从GBA时代开始的。因此在最早自己购买游戏后,出现过一段报复式消费。
几乎没有主动收入的初高中时期,想要拥有一盘属于自己的正版游戏真是难如登天,那个时候,一盘《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PS3游戏,几乎全班玩游戏的男生都在互相传阅。
直到大一的时候,我拿着自己兼职的第一份工资,买下了PS4和真正属于我的第一盘游戏《最后生还者 重制版》。把蓝色的盘盒拿在手中的时候,我觉得世上几乎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大学四年的一点点小收集,见笑了。
大学时期潇洒的四年,在玩主机的圈子里也认识了一些朋友,与我同龄的机友们大多已经接受了数字版游戏,享受极速体验的感觉和便利购买流程,或者也因为宿舍里确实也没有足够的区域摆放实体游戏。
隐隐的,我似乎感觉到,就在我刚刚决定对自己的兴趣认真的时候,实体游戏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已经开始了。
不断瘦身的实体游戏
在PS2的时代,也就是我最早可以接触到实体游戏的时候,长方形的盒子,光盘、储存卡、厚厚的说明书,一张实体游戏的重量惊人。而国内代理的《暗黑破坏神》实体版更是福利满满。与其说买了一张实体版游戏,不如说买的是一整套的周边产品。
当然在PS4的时代,这样诚意满满的游戏也依然存在,比如附送地图、CD、贴纸和各种小物件的《巫师3》以及有着传统说明书和剧情小说的《如龙:维新》。
拿到这种实体游戏的时候确实会对厂商产生天然的好感呢!
而大多数情况下,实体游戏的瘦身实在是不可避免了,甚至一张薄薄的说明书也没有了,只有一张蓝光光盘孤零零地躺着。服务型游戏的崛起,也使得游戏特典逐渐变为各种兑换码、皮肤、高级通行证等等,以前那些精致的小物件也已不复存在。
当然日式游戏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实体内容,不像欧美厂商那样决绝。
Switch游戏现在习惯于将说明书印在封面背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当实体版真正的只有一个盒子和一个光盘的时候,究竟多几天的等待值不值得,似乎玩家们都会有所纠结。
数字浪潮来临
在最早由卡带和光盘统治的时代,打开一盘游戏盒,插入游戏机,大概就是玩家们最神圣的仪式了。
PS3和Xbox 360的数字化浪潮终于让游戏业界产生了一些涟漪,他们不仅仅将线下联机带到了线上,更带来了一种可能改变购买模式的体验——数字版游戏。
《超级肉肉哥》的主创之一——E胖
那个时代的数字游戏其实很难撼动玩家的消费习惯,一方面是网速原因,一方面也是消费惯性没这么容易改变,真正在数字平台上崛起的反而是独立游戏,《时空幻境》、《超级肉肉哥》在那一时代崛起。数字时代是独立游戏崛起的重要前提,这个后续有机会或许也可以聊聊。
在PS3末期,数字游戏已经开始慢慢渗透进玩家生活,更别提当时飞速发展的Steam,由于缺少BD载体,PC实体版消亡得更快。
在次世代来临之前,一度传出Xbox ONE将取消光驱且实时联网的说法,玩家们群情激奋,虽然最后澄清,但是实体版和数字版的纠结已经愈演愈烈。
Steam带领的促销浪潮,PSN和XBOX LIVE终于也选择更进了,预载和零点解锁更是将数字版游戏的优势最大化,这或许是实体版游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偶尔的偷跑除外)
真正的杀手
微软在去年推出了一项震惊业界的服务Xbox Game Pass,不仅仅包含体量不小的游戏库,同时所有的第一方游戏将同步更新至游戏库中,这就意味微软开始挑战主机游戏行业最坚实的消费观——买断制。
EA虽然也推出过类似的服务,但是基本也就是包含一些过时的游戏,让其发挥余热。远不如微软这般大刀阔斧。如果厂商们开始全面更进,这对线下渠道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就出现了部分欧美线下店抵制销售Xbox游戏机的情况。
当然Xbox Game Pass的情况相当不错,重头游戏《盗贼之海》和《腐烂国度2》的用户数分别打破200万和300万,对于需求用户量的服务型游戏来说,订阅制将有效延长游戏寿命。
在购入Xbox之后,我也订阅了这项服务,订阅制带来的快感的确强烈,确实有一种游戏多到玩不过来的体验。但是最终能通关的游戏却少之又少,这和我很少玩PSN PLUS赠送的游戏一样,我总觉得缺乏游玩的动力。
一年之后,EA也推出了高级会员服务,最新游戏将同步至游戏库,订阅制的出现,或许才是实体游戏真正的杀手。
而也有LRG与Nicalis这类发行商,为独立游戏推出了内容丰富的实体版,为玩家提供了又一种选择,在不可逆的进程中,他们选择了一条越走越窄的路,我对他们表示敬意。
可有可无的仪式感
在PS3时代,玩家们总自嘲自己玩个游戏还需要沐浴更衣。在那个国内单机游戏圈还比较小众的时代,似乎总觉得玩游戏有一种莫名的骄傲感,觉得手上握着的,眼中看着的是全球最顶尖的媒体形式,是需要好好尊重的。
而这种仪式感,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这也是我后来突然认清自己对游戏的态度之后,内心突然的泄气。
在自己刚刚接触游戏的时候,似乎特别容易被自己所感动,在国内游戏行业还不开放的时期,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现在看来,当时确实还是个中二少年,游戏是用来传达内容的,而不是给予仪式感的工具。
脱离了大学之后,工作的忙碌让我几乎没什么意愿去打开游戏机,更多地把时间消费到了手机游戏上,瞬间的反馈和快捷的体验终于还是压过了我曾经引以为傲的仪式感。
实体游戏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不止发生在行业中,或许更多地发生在我心里。
然而我现在也依旧坚持购买实体游戏,游戏发货时的一点点悸动,游戏派送时的一点点焦虑,买家群大家复读着“老板怎么还不发货啊!”、“这么好的游戏再来十套。”哈哈一笑,这大概就是我现在和实体游戏最后的联系了。
而收到盘之后,感叹一下“哇,这光!”、“哇,这水!”而后就默默地关机了。我心中那个爱玩游戏的孩子或许也慢慢消亡了。
现在看到群里面为了一款游戏争得面红耳赤的玩家们,我确实感到羡慕。才疏学浅的我,现在不敢插嘴了,默默地在屏幕后面看着他们。
这个时候,我或许才发现了实体游戏带给我的意义,我曾经喜欢无比的东西,我至少现在还能够看到摸到,而不是面对屏幕上一行行数据发呆。
所以,如果你也喜欢主机游戏,不妨买实体版试试,或许麻烦,但是能让自己喜爱的东西来叨扰一下自己,我觉得还是一件高兴的事。
现在我还是一个容易被自己感动的人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