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张艺谋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精华2017/07/091533 浏览综合
如同大多数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改编自书一样,张艺谋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改编自小说《门规》,影片在继承发扬小说主旨的同时非常具有张艺谋的特色。电影以乡下人水生的视角来塑造了小金宝和水生自己这两个悲剧性的人物。故事只有七天,有着完整的起承转合,展现了善变人性沉沦与回归的过程。

影片巧妙的使用叙事去映衬了主题。本片如张艺谋另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使用字幕来为分段,不同的是本片中分段的作用主要是在体现时间的短暂。在这短暂的七天之中,水生从一个淳朴的乡下孩子变得迷失人性,而小金宝则是在这七天中从迷失中找到了最初的淳朴,完成了人性的回归这一过程。人性只花了七天就完成了180°的转变,这是导演用叙事对人性善变这一特点的表达。时间叙事有着张式风格,空间叙事却是一反张艺谋以往的风格,采用了一种城市到农村地点逆行,但其实这也是在体现着小金宝人性的回归过程。一方面从城市到农村的小金宝完成了人性的回归,另一方面水生从乡下来到城市则是从淳朴走向了迷失。影片有着不同张艺谋一贯叙事风格,但作为张艺谋的作品还是非常有第五代导演的叙事特色。

影片的主题是人性的迷失与回归,也就是说老爷、翠花嫂一干没有反映的人只是推动故事发展或者映衬水生与小金宝的配角。代表着金钱与权利的老爷是水生与小金宝人性迷失的根本,不同的是小金宝是在物欲中迷失,而水生则是在仇恨中迷失。翠花嫂和小阿娇在小金宝人性的回归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小金宝从小阿娇身上看到了以前纯真的自己,从翠花嫂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小金宝在对翠花嫂一家的偷窥当中找回了自我,同时的水生在偷窥迷失在金钱与权利中的小金宝过程中人性迷失,就是在这种双重窥视的关系下两个人变得背道而驰。抛开叙事风格,影片中小金宝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典型的谋女郎式命运,非常具有张艺谋对女性塑造的特色。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为一个第五代导演的作品,视听语言的运用方面理所当然的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影片中常用环境来渲染气氛,如迎来高潮前的黄昏象征着结局到来,高潮时的暴雨寓意着这是一场灾难。不仅仅是环境的运用,影片中有很多符号化的物件,如小金宝给水生最后掉落在了水中承载着对生活美好愿景的银元,代表着水生不安内心的铃铛等。相较前面这些,歌曲在影片中表达的东西更加明了易懂。影片共出现了四首歌,分别是讽刺老爷为人的《假惺惺》,代表着二爷与小金宝共同愿望的《花好月圆》,象征着小金宝对老爷反抗的《***》以及最重要的代表着小金宝、水生人性最纯真一面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物是情所寄,景变即事变,而歌的转变则是小金宝人性回归的过程。


本片其实是张艺谋尝试商业片的转型作,所以在空间叙事上一反张艺谋这位“农村导演”以往的风格,地点转到了城市。黑帮、暗杀、复仇,这些都是商业电影的元素。但影片商业得并不成功,在后半段地点回归农村,又重新回归了张艺谋当时一贯的文艺风格。影片商业与文艺兼具,但两者却不是交织在一起,而是前半段商业,后半段文艺,两者衔接又略显生硬。这使得影片定位变得很尴尬,商业不够成功,文艺又不够高度。虽然风格奇怪,但也说不上是烂片,影片还是非常具有张艺谋的特色。

这部影片作为张艺谋的一次尝试,虽然不像法国导演吕克·贝松进军好莱坞之作《这个杀手不太冷》那么成功,但至少这是一次没有烂俗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