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穿越时代的经典味道
到了7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缓慢回温,一批堪称经典的零食也逐渐开始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有些甚至直至今日仍独领风骚,抵过了时代洪流的侵蚀。
爆米花
私以为,爆米花机绝对可以列为人类零食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煤炉,铁桶,编织袋,黝黑粗糙的机器中却孕育着香甜洁白的米花。在等待米花出炉的过程中,火焰的跳动与火炉哗啦啦的转动声把期待而紧张的心情推上一个极高点,最后在“嘭”的一声中一齐释放。简单的设备,低廉的原料,却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的多重刺激与愉悦。
玉米花
大米花
不同于现在各大电影院中光洁甜腻的奶油爆米花,70年代的爆米花是粗粝的,抓起一把来,有时还会被小砂石硌到牙齿;其甜味也来得更加纤细而绵长,能够让人不知不觉就吃掉一大袋。这两种爆米花一如它们所代表的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化,一个热烈直白,一个含蓄敦实。而随着生活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精致,我们也越来越难以在街边守候一袋原始粗粝的爆米花了。总归有一天,那“嘭”的一声与升腾着甜味的白色烟雾,也会一起被当作一件艺术品,成为博物馆中陈列的记忆。
麦乳精
“麦乳精”原名“乐口福”,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其中,“麦”“乳”“精”三个字都各有所指,分别为麦精、乳粉与糊精。用“麦乳精”来命名,既朗朗上口又名副其实,也是它能够家喻户晓的原因之一吧。
麦乳精营养丰富、颗粒疏松,用水冲调能够散发出扑鼻的香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追捧。由于麦乳精采用真材实料,成本较高,在普通百姓的家中一直被当作是奢侈的饮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中,关于人们不舍得喝麦乳精,将其当作补品送给病人的情节也频频出现。
想想其实送礼送补品什么的都是安慰剂,比起现在又难吃又傻贵的号称含有各种名贵药材的补品,我倒是更希望收到好吃一点的安慰剂,哪怕它的原料只有大麦和牛奶,也没什么关系呢。
大白兔
说到大白兔,应该不需要解释太多了,在零食界乃是号令群雄一般的存在。在广大70、80、90后的脑海中,一提到“大白兔”三个字,首先想到的恐怕都不是一只毛茸茸的啮齿动物,而是白白的圆柱状奶糖吧。
所以说,这里要介绍一点关于大白兔的可能还鲜为人知的有趣事。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出现于1943年,来自上海的“爱皮西糖果厂”(是的,“爱皮西”这个拗口的充满了洋味儿的名称其实就是英文的“ABC”)。奶糖的最初包装也并不是大白兔,而是红色的米老鼠,并名为“ABC米老鼠糖”。1950年代糖果厂被收为国有,不管是“ABC”还是“米老鼠”这些崇洋媚外的符号是大大的不行滴,于是才改头换面成了圆乎乎的“大白兔”。
别看大白兔那么亲切可爱,人家的配方可是有专利哒!
从创立之初就可以看出,即使有着平易近人的外表,“大白兔”的内里还是十分高洋上的。大白兔奶糖最初采用手工制作,每天生产800公斤,还是“限量版”。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大白兔还曾经打出“七颗大白兔等于一杯牛奶”的宣传语,地位相当于营养保健品,那可是相当贵重滴。
(不过想想看,大白兔似乎比牛奶要贵些……吧?)
红虾酥
说到大白兔,就不得不说说红虾酥——一个奶糖,一个酥糖,曾经牢牢占据着国产零食的半壁江山。红虾酥,其实是酥糖的一种,因其糖块的形状洁白中镶有褐色条纹,活像虾的中段,因此得名“红虾酥”。
红虾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酥、脆、 香、甜”四个字。在制作上集中了传统工艺的精华,用料考究。一律选用优质榴花砂糖,高浓度葡萄糖浆和“二八麻酱”,经多次熬炼拔拉折包而成。这种糖皮薄酥脆、糖馅层次清晰,吃起来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腻口,吃后不留残渣。
——摘自百度百科词条“大虾酥糖”
至于红虾酥的原产地,一说是北京,一说是大连。无论如何,红虾酥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民族品牌远销海外,口味自然没得说。不仅如此,红虾酥的生命力也相当之强,相信不少九零后的童年也少不了这种红红的酥糖的身影。
如此想来,我们着实应该感谢这些糖块们,几十年来不仅口味始终如一,连外表也保持着最初质朴的模样。正是它们,让不同世代的人们有了共享的甜蜜回忆,并能够在长大成人的年岁中还保留着与这些回忆相连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