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金碧瓦鳞鳞——璃月港细节考据

精华2021/02/082686 浏览攻略
TapTap
【从驻足到远行】系列节目中,原神制作组带我们游览了华夏大美河山,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沐沐一起【从远行到驻足】感受璃月地区的中国元素吧~
由于本系列所写的事物较为零散,具体且细微,故采用这个【从远行到驻足】名称归类。大家下期想看什么细节分析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告诉沐沐啊~
前方大量图片预警,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全文3K左右
【从远行到驻足】为【从驻足到远行】联动系列考据,由于篇幅过长,涵盖内容广,沐沐将分为多个部分去写(开的坑很多,但是至今没有填完,而且璃月也没有完结还有很多值得沐沐深挖的地方)
其中涉及一些与三次世界的对比思考,不含褒贬仅做参考。瓦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2009年9月26日,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在宝鸡市陈仓区桥镇村发现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这里的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感谢狮心王理查老师的指正,囿于专业壁垒,笔者没有了解到社科考古专业的信息,依旧按照建筑史学资料进行考据,经过资料查证,现已修改。其中板瓦和槽型瓦由于学术界尚存争议,故不在本文中提出。
参考资料:
1.《文物》2011年第3期《宝鸡发现龙山文化时期建筑构件》 刘军社 宝鸡市文物研究所
2.《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6月 第30卷第3期《宝鸡桥镇出土龙山时期筒瓦略谈》陈亮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TapTap
琉璃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用优质粘土塑制成型后烧成。“琉璃”一词产生于古印度语,随着佛(姆)教文化而传入中国,其原来的代表色为蓝色,在烧制好的瓦片表面上釉,釉的颜色有黄、绿、黑、蓝、紫等色,富丽堂皇,施以各种颜色釉并在较高温度下烧成的上釉瓦因此被称为琉璃瓦。琉璃瓦经久耐用,由于有釉的一面光滑不吸水,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保护木结构的房屋。多用于民族色彩的宫殿式大屋顶建筑中,成为中国建筑的象征。最早的琉璃瓦实物见于唐昭陵。古代琉璃瓦高昂的造价使其使用有着严格规定,绝对不许僭越。《大清会典》中就曾标明:非皇家特许,普通大臣和百姓绝不能使用琉璃。
TapTap
(故宫)
TapTap
(王府)
在提瓦特大陆上,极富东方风韵的璃月港更是有着色彩斑斓的屋顶。璃月港的建筑屋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四种颜色。分别是商户繁多的“绯云坡”采用琉璃瓦,分为绿两种颜色;璃月港最高地“玉京台”采用琉璃瓦,分别为绿三种颜色。平民居住的“吃虎岩”采用普通粘土瓦,普通粘土瓦分为灰蓝、绿两种颜色。 在璃月港我们也可以看到,多为平民居住的吃虎岩除了“三碗不过港”之外,其他的建筑均为普通的粘土瓦。而在绯云坡——玉京台也有着严格的色彩区分。(璃月港城市分析会有人看吗?有人看我也可以写一写。说实话,璃月港的等级制度是真的在各种方面体现,琉璃瓦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首先是采用绿色琉璃瓦的绯云坡街市。绯云坡建筑屋顶大多为绿色琉璃瓦,不仅是普通商铺,璃月总务司也采用绿色琉璃瓦。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绿色琉璃瓦,大多用于王公大臣,宗(姆)教寺(姆)院等建筑。在故宫建筑中,南三所位东,按阴阳五行之说,东方属木,青色,主生长,故屋顶多覆绿琉璃瓦,这里是年幼的皇子皇孙学习成长的地方。在游戏中绯云坡为商贾云集之地,主绿色,水生木,璃月港因其为港口,海上贸易往来众多而愈加繁荣。
TapTap
(璃月总务司)
TapTap
(绯云坡)
TapTap
(三碗不过港屋顶 局部)
赤色琉璃瓦为“白驹逆旅”、月海亭和茂才公府邸所用。(关于茂才公的府邸位置也很值得说一说,不知道会不会有小伙伴愿意看呢?从风水学和奇门遁甲角度来讲一讲璃月港……啊……我也是只晓得皮毛,只能大概说一说……欢迎更了解的大佬和我讨论啊~)由于赤色琉璃瓦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很少看到,故笔者不知道应该怎么将其排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月海亭和茂才公府邸的地位推断赤色琉璃瓦的等级要高于绿色。
(白驹为《竹林月夜》中出现的仙兽,即白衣金瞳女人,之后我会和《绝云记闻卷一》放在一起写,讲讲那些曾经和帝君并肩作战的仙兽。)
TapTap
(白驹逆旅)
TapTap
(白驹逆旅屋顶 局部)
TapTap
(茂才公宅邸屋顶 局部)
TapTap
(月海亭)
黄色属土,土居中,帝王居天下之中,所以紫禁城绝大多数屋顶是黄色的。在游戏中,黄色琉璃瓦出现在“倚岩殿”、“黄金屋”和“群玉阁”上。“倚岩殿”为供奉岩王帝君香火的地方,毋庸置疑,它是璃月港等级最高的权力建筑。“黄金屋”作为提瓦特大陆唯一的铸币厂,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群玉阁采用黄色的琉璃瓦铺设屋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凝光的雄心壮志——“终有一天,群玉阁会覆盖提瓦特七国。”
TapTap
(倚岩殿)
TapTap
(倚岩殿屋顶 局部)
TapTap
(黄金屋屋顶 局部 & 黄金屋山门)
TapTap
(群玉阁屋顶 局部)
(总结:黄色琉璃瓦赤色琉璃瓦>绿色琉璃瓦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璃月港建筑屋顶的细部。琉璃瓦屋顶由筒瓦、板瓦、瓦当和滴水构成(一定程度上和璃月港的气候有关,位于海边,潮湿多雨,所以要做好防水措施。)
TapTap
(一图说清构造组成和摆放规则)
TapTap
(以“白驹逆旅 ”局部为例)板瓦并非平板,而是带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用于阻挡雨水渗透。璃月港的高档次屋宇,在两陇琉璃板瓦交接线,反扣琉璃筒瓦,屋檐口则用檐口琉璃筒瓦(就是一段带瓦当的琉璃筒瓦)。
TapTap
(琉璃板瓦 现代生产线加工产物)筒瓦是用于大型庙宇、宫殿的窄瓦片,制作时为筒装,成坯为半剖,经烧制成瓦,一般以粘土为材料。板瓦+筒瓦的组合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漏至屋内。隔热,防止白天的太阳辐射热直接传至屋内。当瓦片交叠铺设于尖斜式屋顶时,可产生一个用于隔热的空气间距。
TapTap
(琉璃筒瓦 现代生产线加工产物)
瓦当,是指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瓦面上带着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是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TapTap
(明代五爪龙纹琉璃瓦当)
TapTap
(明代黄绿釉云龙纹琉璃瓦当)
滴水是指覆盖建筑檐头板瓦前端的遮挡,呈下垂状。三角形或如意形,瓦面弧形朝上。西周中晚期,建筑上已有瓦当踪迹。三角形滴水却是唐朝才出现,明清时期如意形滴水甚为流行,所以如今古建筑上的滴水大多是如意形瓦当和滴水,一个防止雨水倒灌,一个引导雨水下流,都是为了保护屋檐,不让椽子烂掉。大体上功能差不多。但是瓦当的出现比滴水整整早了1000多年。璃月港位于海边,气候湿润、降雨量大,滴水可以更加有效的排水。
TapTap
(滴水 现代生产线加工产物)
TapTap
(明宣德故宫黄釉琉璃滴水)
TapTap
TapTap
(下雨时引流雨水的滴水)
生活在“吃虎岩”的平民,房屋屋顶大多使用普通的板瓦(或者说陶瓦、粘土瓦)。
TapTap
(普通板瓦 灰蓝色)
TapTap
(普通板瓦 绿色)
青瓦一般指粘土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颜色并非是青色,而是暗蓝色,灰蓝色。陶质瓦片又称“布瓦”,但其质地粗糙,吸水性强,容易漏雨。
TapTap
(普通板瓦 现代生产线加工产物)
在吃虎岩的中档次房屋(因为璃月其他地方还有茅草的屋顶所以吃虎岩的大概算是中档次房屋)采用这种普通青瓦,做法是在两陇板瓦交接线,反扣板瓦。
TapTap
TapTap
(吃虎岩建筑屋檐的端头)
TapTap
(吃虎岩的建筑除了“三碗不过港”其他建筑屋顶都是没有瓦当和滴水的,但是我找不到这种的图……)
TapTap
(所有瓦大致遵循的铺设方法)
由于在宋代和清代采用不同的铺设方法,笔者并不确定游戏中采用哪种,大致上就是如图所示的铺设方法。但游戏中目前已知的建筑都无脊瓦。拓展: 在瓦的铺设方式上,宋代以“压四露六”为准,即第二块琉璃板瓦压盖下面第一块琉璃板瓦的上十分之四,暴露十分之六,第三块琉璃板瓦,又向上移动十分之六压盖第二块琉璃板瓦的十分之四,如此类推。第一块板瓦必须用檐口琉璃板瓦。清制则以“压七露三”为准。即第二块琉璃板瓦压盖下面第一块琉璃板瓦的上十分之七,暴露十分之三,第三块琉璃板瓦,向上移动十分之三压盖第二块琉璃板瓦的十分之七,如此类推。宋制和清制铺盖板瓦的方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宋制铺法不可能三瓦重叠:第三瓦和第一瓦之间,有瓦长十分之四的间隙,假如中间第二块琉璃板瓦破裂,屋顶可能漏水。清制铺法,四瓦重叠,第三瓦覆盖第一瓦十分之四,第四瓦仍覆盖第一瓦十分之一,即使第二瓦破裂,或第三瓦破裂,或第二、第三瓦同时破裂,仍不漏水。清制铺法,用瓦虽多,但安全性高。
以上就是本期【从远行到驻足】楼台金碧瓦鳞鳞——璃月港建筑细部考据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愿意看到这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璃月的其他内容呀~如果各位朋友有想讨论的问题或者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沐沐一起讨论呀~沐沐会仔细阅读大家的每一条留言并认真回复的~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关注点赞收藏一下呀~
TapTap
50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