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倭国
尽管我读很多史书,但尤喜欢陈寿的《三国志》,而在《三国志》中,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关于倭人的记载。 倭人,地球人都知道是指日本人。中国于汉、晋、南北朝时称日本为倭。 (一)关于倭在三国时代的含义 倭,在现在的我们理解,是一个蔑称。比如,倭寇,倭奴。一般把它与短、矮、猥琐等联系在一起。 其实在三国时代,不是这个意思。 最早出现这个字,可能是在《诗经》中,“四牡騑(fēi)騑,周道倭迟。”就是说,四匹公马
经曹司空强烈建议,朕就做一首赞曹司空的诗: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荀彧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
感谢热爱水帖的大家一好困((●—●))(ಡωಡ)
谢谢诸位的观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支持好
这么长时间咋都修改的都是bug,没有增加新功能
三国美人之糜贞
麋夫人即糜夫人,生卒年不详,东海郡朐县人,三国时蜀汉大臣麋竺的妹妹,刘备的夫人。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趁刘备与袁术鏖战时袭击下邳,刘备妻子被俘,转驻广陵、海西,而刘备的军队也因为粮草不济陷入了困境,这时徐州大商麋竺大力资助刘备,并将妹妹嫁给刘备鼓舞刘备,刘备军得以重振,但此后麋夫人便下落不明,三国志也未给其立传。小说《三国演义》里麋夫人在长坂坡为了不拖累赵云投井自杀,赵云害怕曹军盗尸,推土
司马氏的“光荣事迹”
西晋王朝52年,东晋王朝104年,没有什么荣耀可言,简直写满了屈辱与无耻。我们可以简单列举一下。第一件事,司马懿屠辽东,导致鲜卑南下。鲜卑人过去在更北边的草原上生存,那地方冰天雪地,很不适合生存。因此他们多次尝试过南下,可惜有曹操和他的子孙在,这事儿压根办不到。可到了魏明帝曹叡病重的时候,辽东公孙渊起兵反抗曹魏。这下曹叡答应了,二话不说,就派司马懿前去平定内乱。司马懿到了以后,三下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