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
【闲聊杂谈】浅谈山海经中“白猿”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堂庭之山是《山海经》卷一南山经中提到的一座山,属于南方第一山系鹊山山系的山,在招摇山往东三百里的地方,山上主要生长棪树,动物主要有白猿。白色猿猴生活在南方山系的堂庭山中,其模样像猴而手臂粗大有力,腿长,动作敏捷,擅长攀援,其喊叫的声音听起来很哀怨,古有“猿三鸣而人泪下”之说。(图片来源:网络)擅长攀援和独特的鸣叫是白猿的两大特征,有人认为白猿是银色乌猿,它周身银白,唯有前爪和脸是黑色的,所以
【万灵宝录】怪物志-鬼将军&鬼新娘
【万灵宝录】怪物志-鬼婴&夜叉鬼
【话题】“万灵月令”之中秋佳节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师兄汗颜,这老祖宗们怎么取名那么得劲……)中秋节以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为基调,以祈盼丰收、幸福为目的,随着日子的递进,逐渐成为了人们丰富多彩、弥足珍贵
“万灵月令”之白露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出自-《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唐·元稹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进入"白露",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
【闲聊杂谈】上古大帝——少昊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是上古三大奇书之一,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而且涉及的层面极其广泛,除了记载一些上过奇异生物、有着奇效的植物之外,还有诸多传唱千古的神话故事,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上古五位大帝之一——少昊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版本有很多,大师兄分享的是自己所见的哦~~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说道“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相传白帝少昊是太白金星和仙女皇娥的儿子,白帝少昊可以听得懂鸟语,因此也非常喜欢跟鸟
【话题】“万灵月令”之处暑时节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唐·元稹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今天我们迎来了24个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节气“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之后,气温逐渐转凉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这一幅大自然的情景画儿,其实就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教
【闲聊杂谈】浅谈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上的奇珍异兽(下)
今天继续上篇谈谈照耀山上的野兽和育沛咯!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不过耳朵是白色,既能匍匐前进也能如人一般直立行走,名叫狌狌,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就是能跑的快,走得远。不知道是确有奇效还是夸大其词,就好像鹿茸、熊掌等是补品一样,从古至今也流传了不少吃野味可以延年益寿的传说,如果狌狌现在并不存在了,那有可能是因为“食之善走”而消失的吧。招摇山是丽麂水的源头,丽麂是南方一条古水的名字,丽
【万灵图录】怪物志-落头氏&墓鬼
【万灵宝录】人物志-野猪